English

“我带着对母亲的依恋之情投入设计”

2010-05-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 我有话说

“我带着对母亲的依恋之情投入设计”,“寻找当年的老房子,哪怕能看一眼妈妈的出生地,也是我一辈子的愿望。”上海世博会以色列馆设计师哈伊姆・杜坦这么介绍他的得意之作和他对上海寻根的感情。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的建筑争奇斗艳,演绎着建筑师对世博会主题和中国的理解以及本民族的参与理念。中国馆东侧

的以色列馆,其“海贝壳”的独特造型令人难忘,两座圆润流线型建筑好似海螺,好似环抱的双手,又好似阴阳合抱的太极。一半为米黄色岩石,那金色耶路撒冷的建材沉积着犹太历史,而另一半浅蓝色玻璃则代表现代化和未来。它体现了中国和犹太古老的东方智慧,也凝结着杜坦和中国的百年缘分及对中国的深情。

杜坦的母亲维多利亚・塞杜夫1919年8月出生在上海,她的姐姐齐波拉、堂兄雅古布也在上海出生。爷爷纳坦尼尔是商人,95年前全家从俄罗斯布哈拉逃难到上海,居住在苏州河边犹太人区的一幢2层小楼的顶层。后来全家移居耶路撒冷,杜坦至今还记得当时家里有许多中国家具和中国画,老人和亲友经常回忆和谈论中国和中国文化。母亲离开上海后却再也没机会回去看看。直到1984年,杜坦夫妇首次访华3个月,行前母亲嘱咐他寻找当年的老房子,说那个地方叫“XiaPu”。当母亲接到他从上海打来的电话,泪流满面。他遇到许多热情好客的中国百姓,他的大量照片、素描和日记记载着对中国文化、艺术和哲学的感受。2004年,他再次访华,专程去上海在当年虹口区犹太人社区寻根。由于上海难觅当年犹太人户籍资料,百年变迁,弄堂街巷日新月异,全无当年母亲的印象。

他后来多次寻根均未果。随着世博会进展,《解放日报》等上海媒体年初还为他发起寻根活动,刊登他撰写的简介和老照片,许多市民热心提供线索,令他感动不已。根据上海老地图,他母亲旧居很可能是紧邻苏州河的乍浦路(旧名CHAPOO)18号,此门牌号早已消失,周围是停车场和新建筑。

副馆长、以驻沪副总领事拉迪说,以极少参加世博会,决定自建馆参加上海世博会,表明以对中国的重视。当时有23个方案竞标,经过5个多月竞争,最终杜坦的设计被以外交部选中。以馆4千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低语花园、光之厅、创新厅3个区围绕“创新让生活更美好”主题。

杜坦是以杰出先锋派建筑师,屡屡获奖,蜚声国内外,还是教育家、哲学家和诗人。尽管他曾为以美等许多大公司、学院和城市等设计,但这次是“国家使命”,他身兼承包商、开发商和公司总裁。他说,近百年前,我的家族与中国结缘。我成为以色列馆建筑师,开启了我的家族、以色列与中国友谊的又一次轮回。这不是巧合,而是命中注定,我是在完成家族的夙愿,上海世博会以色列馆应该是我设计的最为完整的作品。他2005年以来每月往返上海忙碌,他说大脑一天24小时运转,做梦都是场馆、进度、预算。

他说,他的设计融合犹太文化和老子道家阴阳学说等古典哲学感悟,以及家族和他在中国的经历。他认为,现代高楼大厦堆积在城市如同不和谐的乐曲。他惊叹黄山的美丽,从中国山水风光形成他的天然建筑风格,那山与山的空间,好像人与人对话,与城市拥挤建筑形成巨大反差。他说,他的创意来源于大自然,受黄山盘绕而上树干的启发,代表着中国古老哲学阴阳和谐,代表着过去和未来、地和天、人与自然的对话,也象征以色列和中国的对话。他强调,创新让生活更美好,今天,相互尊重、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对话越来越重要。

杜坦说,他站在母亲出生的土地,设计建造以色列馆,如同生命轮回。他的设计初衷之一就是纪念母亲,表达犹太家族对中国和上海的深情。“不管最终能否找到母亲故居,我都要把这个在上海和世博会的故事,告诉我的孩子。”

(本报特拉维夫4月3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