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我的故土而骄傲

2010-05-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军 我有话说

上期回顾: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馆长江原规由:会呼吸的展馆》,刊于2010年5月2日《光明日报・世博特刊》。

图为本报记

者刘军采访瑞士城市馆馆长赵杨巧贤(左)。

“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终于开幕了!作为炎黄子孙,我为我的故土能够举办这一代表全人类的盛会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瑞士城市馆馆长赵杨巧贤女士一见面就对记者表达了欣喜之情。

赵杨巧贤是出生于马来西亚的瑞士籍华侨。她被瑞士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三市一致推举为上海世博会瑞士城市馆馆长。将第一次在父辈的故土生活六个月,她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

赵杨巧贤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与她从小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教育背景分不开。她自幼生活在马来西亚,尽管从未回过父辈的祖地,但家庭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对她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东西方文化教育和多种语言优势,让她当仁不让地成为瑞士城市馆馆长。

瑞士城市馆的主题是“改善水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展示瑞士最具代表性的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三个城市在治理湖泊、河流方面的先进经验。水是万物之源,人们在探索外星球生命迹象时,首先就寻找水的迹象。保护地球、保护生态、保护清洁的水源,实现本届世博会倡导的“美好城市,美好未来”的美好愿望都离不开水。

记者在现场看到,瑞士城市馆占地约800平方米,方形的基座上是一个巨大的360度圆型塑钢“荧幕”,总体设计体现了中华民族“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理念。整个展厅呈现雪白的色调,突出了水的纯净,而环形荧幕展现了城市与湖(河)水一天24小时不同时段的美妙景象,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水的密切关系。

水在瑞士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瑞士也有过水源遭受污染的惨痛教训。馆内展览用具体的案例介绍了三个瑞士城市百年来如何以科学方式治理水源,排污去污,把曾经被严重污染的湖(河)水治理到可以直接饮用的全过程。瑞士创造了世界水源治理的样板,瑞士经验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介于东西方文化之间,赵杨巧贤感想颇多。她认为,世博会是世界多元文化汇集的最大舞台,是世界各国一次和平的大聚会,也是促进交流、加深理解、增进友谊的最好机会。作为瑞士华人,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为中瑞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贡献一份力量。而上海世博会为实现这一心愿提供了一个最佳平台。赵杨巧贤说,日益强大的中国,已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世界都看到,今天的中国,正以稳健快速的步伐,走向世界前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13亿中国人民,包括生活在海外的近5000万华侨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能参与其中,感到无上光荣。

她坚信,为期六个月的上海世博会,将被永久记录在人类发展史上,与2008年北京奥运一样,成为里程碑式的盛会。

赵杨巧贤祖籍广东开平,早年自香港移民马来西亚,后求学瑞士,加入瑞士国籍。能熟练讲汉语普通话、广东话、客家话、法语、英语、德语、马来语和意大利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