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服务地方发展的建树在江苏是出了名的,而服务地方发展正是该校“内涵强校”的落脚点。扬州大学校长郭荣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校的发展要不重规模大而重内涵强,内涵强校需要一流的大学精神,还需要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大学精神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郭荣认为,要提升办学水平
落实到具体层面上,这种软实力就是扬大的校园精神:“大学生要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必须做到‘学之以恒’;大学生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必须做到‘行之以德’。”经过学校的教育和熏陶,扬大毕业的学生在很多领域都成了典型。在刚刚召开的江苏盐城劳模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的顾明祥,2007年从扬州大学毕业后即到农村任职,任职期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拜访专家,编制了《淡水池塘名贵鱼高效套养技术推广》的项目建议方案。2008年该技术在30多家养殖户中推广后,亩产效益突破5000元。2009年,他又牵头成立甜叶菊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70多户农民种植甜叶菊,走上了致富路。
而心系“三农”、服务“三农”,更是扬州大学百年不衰的优良传统。该校依托学科力量,坚持以项目为纽带,以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通过从规划、建设到生产、销售一条龙“套餐式”农业科技服务,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合作,通过组织“千户结对创业”、“专家―――农户结对扶技”等活动,众多农业专家长期深入农村一线,现场指导农户种植、养殖,帮助农户解决技术难题。去年6月,由扬大封克教授领衔的“滩涂土壤综合改良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课题组,在如东开始了长达近一年的实地试验和技术攻关,课题选取如东东凌垦区50亩核心试验区。目前这50亩核心试验区土质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的盐碱滩上长出了梨树、葡萄和冬枣树,棵棵长得茁壮。一直被视为国家难题的“盐碱滩改良成高产田”被成功破解。当地村民都笑得合不拢嘴:“一辈子都没看过咱这地儿还能长果树,再过两三年,孩子们就能用箩筐盛果子了!”因为此事,扬大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了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