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震后一个月,玉树结古镇一片废墟边,玉树州红旗小学已经复课。
在夺去2400多条鲜活生命的青海玉树地震中,玉树州红旗小学106名英雄教师履行师职,践行师德,为1900多名学生打造了生命的“安全港”,创造了“在校学生零伤亡”的奇迹。
一双保持推姿的手
在路上,39岁的旦卓玛遇上了学校四年级五班的学生群英巴毛。“昨晚作业难么?”“不难,我一下就做完了。”师生二人正谈得起劲,7时49分,道路两边的房子突然剧烈抖动起来。地震了!旦卓玛意识到情况不妙,见群英巴毛站立不稳,一把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安慰道:“别怕,地震一会儿就过去了。”
这时,季胜秀正走到扎曲河桥头上,这里距学校还有10多米,前面就是院墙和楼房。“当时那里乱成一片,一些孩子疯了似的大哭大喊,跑来跑去。”季胜秀回忆说,她把4个孩子揽在怀里,告诉他们:“孩子们,别跑!别动!”此时,年幼的女儿抱着妈妈的腿吓得不敢做声。
大地愈摇愈烈,季胜秀前面3层楼房变成了一片瓦砾,幸亏孩子在她怀中……在此后的30多分钟时间内,季胜秀就在空地守候着4个孩子,直到他们的父母把孩子一个个领走。
这时季胜秀才想起出门时丈夫还在熟睡,忙背起女儿往家疯跑。她在废墟上用手拼命地扒,终于看到摸到了身体还有温度、但怎么都叫不醒的丈夫。她痛哭失声:“如果我早一点回去,就不会这样子了……”
4月14日中午,人们救出了路中间被半掩埋的学生群英巴毛,在孩子身后1米处人们看见了一双手――一双仍保持着推姿的手。顺着那双手,人们在废墟下刨出了老师旦卓玛。
群英巴毛说,身边楼房坍塌的那一刻,旦卓玛老师把我全力推向马路中间,可是她自己却被重重地压在土砖之下……
“每个学生都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4月14日一大早,红旗小学校长傅文才就来到校园查看。7时49分,他站在学校操场,脑海中正规划建一个塑胶跑道。突然一阵地动山摇,3层主教学楼“呼啦啦”地摇晃,如同山路上颠簸的大卡车。
地震了!傅文才的第一反应是孩子们是否安全。他疾步跑到教学楼区,吹着口哨与值班教师一起疏散学生。
当时余震不断,教学楼还在不停地晃动,墙壁上的裂缝一点点变宽,六年级(2)班班主任谢城静顾不上个人危险,一层楼一层楼地寻找蹲在教室里的孩子。
教学楼里烟尘滚滚,根本看不见人,谢城静声嘶力竭地大喊“有人吗?”“还有人吗?”把学生一个个从教室里喊了出来。
大地仍在剧烈震颤,六年级(3)班班主任尕玛求培看到一些学生吓得蹲在走廊里,赶紧跑上去把他们一个个背下楼。他用脚把教学楼紧闭的两道门踢开,班上34个孩子被一个不少地全部救出。
由于疏散及时,红旗小学校园内的300多名学生全部安全转移到了州体育场内的空旷地带。但是这里现场秩序较为混乱,孩子们都哭成一团要找父母,在场的教师就以班为单位把学生聚拢到一块,让他们心情尽量安定,等待家长过来认领。
当日中午12点,300多名学生中只剩下四年级(1)班的女生扎西永卓没人认领,班主任彭永慧便把她带回自己家里。扎西永卓感冒了,彭永慧冒着阵阵余震,跑到姑姑家找药给她服下。
当天晚上,彭永慧把扎西永卓安顿到一辆车里,并拿出仅剩的馒头给她吃。为了给小姑娘御寒,她再次冒险跑到姑姑家,找来衣物和毯子。
4月15日下午4时,扎西永卓的父亲处理完一个亲人的后事后才过来领孩子,父女俩一见面就抱头痛哭。
面对采访,红旗小学教师们认为,危难关头救护学生,是每位教师的应尽职责。“地震让很多家庭支离破碎,每个学生都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教师谢城静说。
复课,废墟上的信念
地震过后,红旗小学马上展开复课准备工作。谢城静与其他老师一起当起了“小工”,配合施工队伍建设活动板房。因为每天都要卸材料、抬板材、拧螺丝,30岁的谢城静老师双手裂开了很多口子,手指上缠满了创可贴。“为了孩子快点复课,自己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谢城静说。
4月28日,红旗小学六年级157名学生复课。孩子们身穿蓝色校服,戴着印有“红旗小学”字样的黄色帽子,挎着背包开始了第一堂课。
“第一堂课讲的是教师一心关爱学生、党和政府全力抗震救灾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要学会感恩。”校长傅文才说。
红旗小学创造“在校学生零伤亡”的奇迹,与该校长期注重安全教育有关。四川地震发生后,学校曾多次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从而积累了老师带领学生科学、合理避难的经验。
复课后,红旗小学延续以往的传统,从校长到班主任到科任教师都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傅文才带着其他教师四处巡查,堵塞安全漏洞:将靠近危墙的教室改为仓库;堵死靠近危墙的通道;在围墙上多打开几个逃生通道……
5月8日,红旗小学五年级4个班155人复课。5月14日,震后一个月,学校三、四年级189名学生复课。5月17日,学校将实现全面复课。
(新华社青海玉树5月16日电记者何伟、余晓洁、黄和逊)
5月15日,红旗小学校长傅文才(左二)与学校部分老师合影。在夺去2400多条鲜活生命的青海玉树地震中,玉树州红旗小学106名英雄教师履行师职,践行师德,为1900多名学生打造了生命的“安全港”,创造了“在校学生零伤亡”的奇迹。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