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情暖乡亲 爱满大地

2010-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任维东 通讯员周皓 我有话说

郑垧靖在下乡途中。(资料照片)

一身迷彩服、一双黄胶鞋、身挎军用挎包,肩膀上时常挂着摄像机、照相机,这就是平凡的他定格在乡亲们心中的最后影像。

通过长期钻研,从一个小学教师,成为烤烟、核桃、山葵、茶叶的种植能手,被群众亲切称为“郑老师”,

通过勤奋自学,从一个能说会写的“传统型”宣传干部,成为全乡第一个熟练掌握了电视新闻采编制播和平面设计技术的人,被同行评价是一个“全能型”、“现代型”的宣传干部,

通过艰苦磨炼,从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成长为一个掌握群众工作方法与艺术的基层干部,被农民群众当作“贴心人”,

年仅38岁,他就突然倒在了自己挚爱的工作岗位上……

教书注重育人

平达乡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城东南部,距县城98公里,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12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傈僳族、彝族、阿昌族、白族、回族、景颇族、傣族7个少数民族,发展教育是这里的重中之重。

1989年9月,18岁的郑垧靖参加了保山师范学校的定向委培招生。毕业后,郑垧靖被派到距离龙陵县城最远的木城乡一所中学去教书,开始了十余年的教书生涯,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老师”这个字眼的分量和意义,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平凡的工作实践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在小田坝小学,师生们至今还记得郑垧靖担任校长后亲自操办的这所小学历史上的第一次运动会,也忘不了发生学生吃油桐果中毒事件后,在学生住院期间,他一直不分昼夜、忙里忙外照顾每一位学生,基本上没有休息过,甚至还为病情严重的学生端屎倒尿,倒呕吐物;在乡教办,郑垧靖担任师训员期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作为教师首先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几年下来,在大家的努力下,平达乡师资队伍的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也一年比一年好。

1998年9月,刚调到小河小学工作的郑垧靖发现班上有一名身患残疾、名叫杨洪富的学生没来上学。

经向学生了解,他想退学,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家长也不够支持。原来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本村地道的农村孩子,求学意识不强,并且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也不够。得知这一情况,郑垧靖很是心痛,下决心不让这名残疾学生流失。

郑垧靖先后几次到他家进行家访,耐心做思想工作,终于使他回到课堂。如今已在龙陵第四中学任教的杨洪富清楚地记得,当时郑老师跟他说:“洪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因你而精彩,要相信自己,鼓足勇气,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证明你并不低人一等。”

正是郑垧靖的这一席话给了小杨极大的勇气:“郑老师当年的教导,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是他让我学会做人要相信自己,努力就会有收获,如果没有他当年的教导也许我早就放弃了读书的念头,现在根本不可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小广播做成大文章

在平达乡政府大院,经常晚上最后关灯的那一间办公室一定是郑垧靖的。

2006年1月,此前已经被借调在乡里工作了几年的郑垧靖,由于成绩突出,当选为乡党委委员,任宣传委员。

他把这当成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白天,带着话筒、摄像机和数码相机翻山越岭,走村串寨,采写新闻;晚上,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顾不上喝一口水、擦一把汗,就打开电脑开始写稿,不管有多晚多累,当天采访的内容,总要在当天完成稿子。

为了让乡亲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获取生产致富等知识,郑垧靖在上级支持下,亲自发起创办了闻名龙陵县、保山市的宣传阵地――乡广播站。他从开初简单地转播上级电台的节目,又发展为自己牵头开办了“平达新闻”、“实用生产技术”、“致富经”、“民情热线”等8个自办栏目。尤其是“民情热线”栏目,设有互动环节,农民群众可以提前打电话提出各种具体问题,在节目中由乡党委政府领导进行解答,深受欢迎,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平达的“焦点访谈”。

2009年,龙陵县委把郑垧靖的这项创新命名为“党的声音进万家”工程,并在全县逐步推广,打造了一个在农村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沟通社情民意的良好平台。

经过他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在龙陵县委的帮助下,投资10万余元,在乡广播站基础上建设了调频广播发射系统,10个行政村及集镇区设立了13个调频广播收扩点,覆盖70个村民小组、3000户群众,每天约有15000人能分享到这道“精神大餐”。

他还抓紧时间学习了新闻采编制播和平面设计技术,成为全乡第一个会编辑、制作影视节目的人,制作和上传了平达乡概况和10个村委会的影像资料,“数字乡村”工程圆满完成。他还为相关单位提供了“乡土教材”,编写了《平达乡宣传画册》等宣传资料。

一时间,平达乡宣传工作声名大噪。在郑垧靖从事宣传工作期间,他在省、市、县各级媒体发表了新闻作品300多篇(条、幅),并荣获多项奖励。

舍己护民淡私利

在他家只有20多平方米、绝对是寒酸而简陋的小屋里,墙上挂着3幅郑垧靖生前拍摄的平达乡风景照,由一条布帘隔成客厅与卧室,摆放着一台老式电视机、一台老式电子琴。他留给妻子和女儿的是:一个老南瓜,十九本记得满满的工作笔记,一台笔记本电脑,十七本荣誉证书。

“他记不得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更记不得家里人的生日,但他不会忘记他的工作,不会忘记他的老百姓,更不会忘记任何一次开会时间。”郑垧靖的妻子杨翠芝回忆起丈夫,泪流满面。

2008年的8月11日,平达乡小河村委会周边突降暴雨,造成山体大面积严重滑坡,整条河尾大沟16公里全线坍塌。郑垧靖临危受命,成立了抢险指挥部,一面迅速准确报道消息,作为挂钩联系领导的他,一面又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抢险救灾的紧急任务。冒着山体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郑垧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疏散群众,指挥救灾抢险。

听说沟下群众还有3户人家没有撤离,仍然身处险境,若不立即转移,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大喊一声“跟我来!”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群众家中组织疏散,帮助转移财物。刚一疏散完,就听见身后传来“轰隆隆”的巨响,山体垮塌下来,3座房屋顷刻全被掩埋,大家惊出一身冷汗。救灾抢险结束后,他又带着队伍投入到恢复重建和善后工作,在救灾抢险第一线整整奋战了45天。小河村村民杨进德一想起这场差点致命的山体滑坡,饱含热泪说:“如果当时没有郑老师,我们一家人就不可能还活着。我不但要永远记住恩人,还要告诉我的子子孙孙,让他们也记住我们家的恩人。”

直到去世前,郑垧靖还只是一名属于事业编制的乡党校教员,工作17年了仍然拿着小学教师初级职称工资,县乡党委政府领导多次讨论研究他的提拔使用问题,先是因为他学历不够未能解决,后来学历够了,他的年龄又“超标”了,还是没有解决。年龄超过35岁、只有大专文凭的郑垧靖又不符合公务员报考条件。教育系统涨工资时,他没份;公务员系统涨工资时,他也没份;10年来他的工资收入没多大变化――1600元,比刚刚考进平达乡公务员系统的人还少460多元。

尽管如此,多年来他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解决待遇的要求。在2009年述职报告中他这样写道:“一个快40岁的人再学不会把握自己,是对人生的极大不负责任,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我给自己的定位准确吗?我做的还可以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