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藏族军官的沂蒙传奇

2010-06-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杨承磊 张庆祝 张开山 我有话说
一位藏族军官的传奇故事,时下正在沂蒙大地广为传颂――

济南军区某仓库副主任次翁扎西,18年如一日扎根山沟,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3次,是济南军区的“学习成才标兵”,又是国家民委和山东省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07年8月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受到胡主席亲切接见;2007年9月赴苏丹执行维和任务,荣获

“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洁白的哈达表深情

1993年12月,17岁的次翁扎西实现儿时梦想,从大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一个偏僻山村,参军来到沂蒙革命老区的济南军区某部。

一到部队,扎西就感受到党对民族战士的浓浓关爱。扎西只认识不到300个汉字,连里就组织党员帮扶小组,对扎西等少数民族战士进行“一对一”帮教。半年过后,扎西就掌握了2000多个汉字。从此,他学习的劲头更足,一点点“啃”下《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书籍,写下20多万字的心得体会和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党的创新理论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的心。1994年10月8日,扎西在同年新兵中第一个入了党。

这些年,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先后给家乡亲友、乡镇领导和退伍战友写了400多封信,寄了50多盘录音带、80多张影碟,为维护民族团结竭尽心力。

2008年3月14日,滚滚浓烟遮蔽了拉萨蔚蓝的天空。“我是扎西,家乡现在的情况如何?”3月15日上午,正在苏丹维和的扎西打越洋电话给亲友,告诫他们一定要坚定立场,不要被蒙骗。一次,扎西在联苏团网页上看到一些对我国民族政策有质疑的信息,主动向组织建议,搞了一次驻地军人联谊会。会上,他以藏族身份告诉大家:“我是藏族农奴的后代,从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军官,靠的是党和部队的培养……”

听了扎西的话,里德尔中将很受感动,带头站起来鼓掌。他说:“从你身上,我们看到藏人对共产党的感情,看到共产党在藏人中的威望。”

14年爱心“接力”

“入伍18年,扎西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融入沂蒙这块热土。

驻地有位孤寡老人叫王有臣,战争年代,王大娘与“沂蒙六姐妹”一起摊煎饼、纳布鞋支援前线。1994年底,扎西从老班长李明手中接过照料这位老人的“接力棒”,一接就是14年。

每逢星期天、节假日,扎西就与战友一起到王大娘家挑水、种地,老人生病时他就在床前端水喂药,像照顾自己的母亲一样。2002年秋天,王大娘不小心摔断腿,扎西把老人背下山送进医院,并拿出3000元钱交了医药费。在老人心中,扎西就是她的亲儿子。扎西赴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时,王大娘重病在身。临行前,扎西嘱咐妻子一定要悉心照料。临终前,老人紧紧攥着扎西的照片,久久不肯闭眼。

一次,驻地一位大嫂路过山洪暴涨的河堤,不慎掉进河中。正在附近巡逻的扎西一头扎进河里,把大嫂拖出水面。大嫂得救了,扎西却累得瘫倒在河堤边。

当兵18年,扎西6次救人,7次扑火,“好兵扎西”的形象,已深深印在沂蒙人民的心中。

18次比武“夺冠”

新兵下连时,扎西单杠引体向上只能拉一两个,400米障碍也只是及格水平。为了提高军事素质,扎西每天除正常训练外,还自觉“加码”苦练。手臂和腿练肿了,吃饭连筷子都拿不稳,走路也一瘸一拐。战友们劝他休息一下,扎西不歇。那些日子,扎西成了全连衣服最破、皮肤最黑、手茧最厚、伤痕最多的兵。

1996年秋天,济南军区后勤部组织大比武。扎西取得“四会”教学、投弹、400米障碍、五公里越野4项“第一”,荣立一等功。入伍18年来,他参加军区和联勤部队的比武竞赛26次,18次夺得冠军,被誉为“金牌专业户”。

2003年3月,扎西调到济南军区某仓库。扎西认真读《军械仓储管理》等书,在很短时间内就练就“蒙眼识物资、见物知保养、验收知参数”以及“一口清、一摸准、问不倒”的绝活,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