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他把心留在大山

2010-06-1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无尽的思念

我叫杨翠芝,是郑垧靖的妻子。今天,是老郑离开我的第180天。

这些日子,只要我一闭上眼睛,看见的总是17年前,我第一次见到的他。那是1993年7月23日,我从农校毕业,去龙陵县木城乡农技站报到。农技站给我分了一间宿舍,给了我一把钥匙,可我怎么也打

不开宿舍的门,正当我急得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他出现了。是他帮我打开了房门,从此我们相识、相恋、相依为命。那个时候,正在播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他的歌唱得好,有一天,他很认真地对着我唱了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千年等一回”,他的歌声、笑脸和真诚深深地打动了我,两年以后,我们结婚了。又过了一年,我们的女儿出生了。

结婚以后,我就调到了平达乡农技站,他调到了平达乡的六根小学当老师。我们两个工作的地点隔着18公里的山路,每到周末,他都骑着自行车回家。回想起来,那真是我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光。

2003年3月,他被调到乡里从事宣传工作,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团圆了。没想到,在一起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少。2007年4月,在烤烟移栽最忙的时候,乡里要求他们下乡苦战40天。这40多天,他顶多到乡里办事时才回家看看。

就在老郑离开我之前的几个月,好不容易有个星期天的空闲,他带着我和女儿去山上找兰花。那天的阳光特别好,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他说兰花的叶子,在阳光下总是亮着的。后来他突然接了一个电话,说村子里有急事,我们走吧。女儿埋怨:“只要爸爸的电话一响,他就会飞着出去。”他从不陪我们逛逛街,他总是说:“以后我带你们到昆明去逛。”实际上,结婚16年,他带我们母女去县城也没有几次,这一次,还是因为参加报告团,我们母女俩第一次来到昆明,来了北京。

老郑有很多的朋友,都是村子里的百姓。大家常找到家里,有的是请他出主意,还有的就是找他聊天。他们走时,老郑总是会让我装上腊肉、糕点送给他们。他平常不喝酒,但只要来了村子里的朋友,一定会叫女儿去打上几斤包谷酒,陪他们喝个痛快。好多次村民喝多了酒,在家里就吐了一地,老郑怕我脸色难看,一边往外推我,一边操起扫把打扫,悄悄对我说:“咱们都是农民出身,不能慢待乡亲,不能忘本啊!”

老郑对别人想得很多,对他自己却想得很少。十年前,他就发生过一次轻微的脑出血,我经常劝他要注意身体,可他从来不管这些。到乡里工作后,我跟他说,你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衣着。可他总是让我给他买黄胶鞋、迷彩服,因为黄胶鞋、迷彩服便宜实用,经脏耐磨,下乡爬山最方便。我给他买过一套西服,300多块钱的批发价买的,那是他最贵的衣服,只有乡里开大会的时候,他才找出来换上。

老郑是个十分快乐的人,但他也有特别难过的时候。2009年7月的一个周末,我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老郑急匆匆地说:“马上收拾东西,我们回邦工老家!”声音里带哭腔。原来是他76岁的老母亲病重。这些年来,因为工作忙,他不能常回家照顾母亲,心里一直歉疚。这一次,他意识到可能是与老母亲最后一次相见了,把我和女儿叫上,匆忙赶回老家。到家时,老人拉着儿子的手,一个劲流泪,始终说不出话。老人走了以后,老郑在母亲的房间里坐了很久,最后,他把母亲生前用的一把木梳带了回来。从那以后,他一直用那把木梳梳头,有时候,我发现他会把木梳摁在胸口,悄悄地流泪。

2009年12月13日是星期天,老郑出门前说要开一天的会,叫我们不要等他吃饭。下午3点,我突然接到电话:“嫂子,郑老师晕倒了,我们过来接你。”我和女儿慌里慌张赶过去,那时候老郑人还清醒,看到我们还说:“别担心,躺一下就好了。”把他抬上救护车的时候,女儿大声说:“爸爸,加油啊,我等你回来”,他哼出一声,努力做出点头的样子,从来都爱笑的他,挣扎着想对我和女儿笑一笑,眼泪却滚落了下来。

送到医院半小时后,老郑就昏迷了,没有再醒来。

我经常在梦中见到他,仿佛还像以前一样坐在书桌前用电脑写稿,他对我说:“一会就写完了,你赶紧睡”,但是等我睁开眼睛,除了漫漫长夜,什么都没有发生……

老郑,你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女儿,让她长大以后,做一个像你一样的好人。(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农技站职工杨翠芝)

大山的记忆

我叫黄生留,是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党委书记。我和郑垧靖同志共事多年,结下了深厚友情。

垧靖提笔可以写文稿,走进广播室能播报,拿起相机能拍照,扛起摄像机能拍摄,还能独立完成后期制作。他常说:“作为宣传干部,如果不把身边的事情报道出去,就没有尽责。”这些年来,垧靖这个“土记者”有200多篇新闻作品被各级媒体采用,还多次获奖。

2008年,我们把全乡信访和综治维稳工作的重担压到了垧靖肩上。这一年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积案旧案比较多。垧靖将信访办的工作制度连同自己的手机号码印成宣传单,发放到群众手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接待群众来访500多人次,直接办理信访案件120件,为创建和谐平达,立下了汗马功劳。

河尾村小麦寨等3个村民小组、与大麦寨等5个村民小组,将近两千群众,对“龙拱山-淘金河”一带6800亩林地的所有权,多年来各执一词。纠纷闹了34年。县、乡、村三级多次调解,都没有结果。

可垧靖不怕“啃硬骨头”。白天,他和工作队员一起翻山越岭,调查取证。晚上,查阅档案资料,摸清纠纷原因。一天晚上,矛盾突然激化,村民们拎着长棍、砍柴刀准备打架。垧靖知道后,连夜赶到现场做工作,稳定群众情绪。垧靖首先解开老人和村组干部的心理疙瘩。他说:“大家想想,这件事如果双方不做出一点让步,就不只会纠缠你们一辈子,还会影响到你们的下一代。”双方终于同意坐到一起商量。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努力,8个村民小组终于签订了调解协议书。62岁的中麦寨村民杨德全拿着自家的林权证感叹地说,“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想解决这起纠纷,但都没有办到。是郑老师解开了这个30多年的结。”

我们乡的黄连河村,地处高寒山区,是距离乡政府最远的傈僳族村寨,2003年以前人均收入只有708元。乡里为黄连河村引进了做芥茉原料的山葵,这种作物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发展前景又好。但群众不了解市场,又不懂技术,种植积极性不高。

2006年,垧靖到黄连河村宣传动员。一些村民告诉垧靖,多长远的打算暂时没有,种好粮食,吃饱肚子就行了。垧靖就说服他们,种山葵好,现在政府有扶持,技术也跟得上,搞好了,可以不断增加收入。垧靖找来一堆山葵种植资料,自己搞懂后,现学现用,具体指导。到了采收季节,他又帮着农户打包、装车,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当年,黄连河村的山葵面积就从不足100亩发展到300多亩,种植户200多户。第二年,黄连河村的山葵产值突破了5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个别农户超过1万元。傈僳族村民增收后添置了电视机、电饭煲,在自家庭院里安上了太阳能,建起了洗澡间,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都说,这是托了郑老师的福啊!

直到去世前,垧靖还是一名事业编制的干部,工作17年,拿着小学教师初级职称的工资,每月收入1600多元,比刚刚考进来的公务员还少400多元。教育系统涨工资,没有他的份;公务员系统涨工资,也没有他的份。但他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还宽慰有类似情况的同事说,“我们月月稳定收入,很好了。”

垧靖永远活在平达人民的心中。(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党委书记黄生留)

党的声音进万家

第一次见到郑老师,是我们一起被抽调参加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一天,我到乡人普办,看到一个戴眼镜的人,正神情专注地校对核查表册。后来,他干脆收起表册,不顾大家的劝说,冒着大雨回村复核。初次见面,他就给我这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7年5月,云南省启动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其中一项就是逐步解决农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2008年1月15日那天,我接到郑老师电话,叫我到乡镇街上帮他搬东西。我到了那里,见到一堆高音喇叭、音箱。郑老师激动地说:“我们找到一块新阵地啦”。“广播站算什么阵地?”我的心里充满疑惑。

广播站建起来以后,每天早上7点,下午6点,郑老师主持创办的“平达之声”节目都会准时响起。郑老师不满足于只是转播中央、省、市电台的时政新闻,他结合平达老百姓的需要,带领我们先后创办了“平达信息”、“政策法规”、“致富能手现身说技”等栏目。两年来,“小广播”发挥了大作用:粮食直补了,怎样直补;农村开展新型合作医疗了,怎样交保险,怎样报账……凡是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都是我们广播的重点。

去年10月,我们“民情热线面对面”栏目做了一期农村低保政策宣传的专题,由乡上的分管领导在播音室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平达村街头组村民赵其成打进电话询问,国家征用建设耕地后,人均不足3分地的人可以列为低保对象吗?乡领导表示,政策确实是这样规定的,但你们家是否符合条件,需要核实。节目结束后,郑老师马上让我到赵家了解情况。经过进一步调查核实,赵其成一家四口都被列入了低保。村民革家正听说后,对郑老师说:“你们搞出农家焦点访谈了。”

去年7月,郑老师提议在河尾、黄连河及安乐等傈僳族村寨设立汉语和傈僳语双语广播。当广播小品播出后,傈僳族听众当时就打进电话来,乐呵呵地一个劲用傈僳语说:“阿克吉,阿克吉。”――汉语就是相当好的意思。

这些年来,郑老师写下了19本工作笔记和学习笔记,涉及新闻写作、政策法规、农村实用科技以及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他的笔记本电脑中有一个文件夹,专门存储着烤烟各种病变的照片,共有上千张,那是他潜心研究烤烟种植规律的标本。

郑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创办的“平达之声”依然回荡在家乡的村村寨寨、田间地头……(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综合文化站广播员陈平凤)

我们信得过的好干部

我叫陈开能,是平达乡河尾村民委员会主任。我认识垧靖很早,但是真正了解他,还是他挂钩我们村以后。

近几年,左邻右舍的村子今天发展一项产业、明天搞活一个项目,而我们这个坝区最大的村总没有什么大动静,即使老百姓不说,我们这些村组干部也有点坐不住了。我们知道,垧靖之前挂钩一个村搞活一个村,这次搞新农村建设,听说他要来,大家心里踏实多了。

我清晰记得垧靖到的第一天,他刚停下摩托车,来不及喝一口水,就急着向我们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入户走访,垧靖建议我们“以短养长”,就是先发展烤烟等短期就能见效的经济作物,再带动核桃等周期长、效益好的产业。听说让我们种烤烟,村干部犹豫不决,10年前,我们村种烤烟失败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但是垧靖坚定地说:“只要有决心,方法得当,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刚开始,动员的效果并不好,几个村民小组长都说“算了,不种了”。垧靖不愧是搞宣传工作的,有一次,我们去到乐平寨傈僳族村民曹阿宝家,主人不冷不热,我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十分尴尬。知道傈僳族群众喜欢喝酒,垧靖从包里掏出一瓶“包谷酒”,招呼曹阿宝:“阿一帕,”(傈僳族语“大哥”)“我们先猜两拳再说事。”傈僳族汉子豪爽地说:“好,开拳”。几声“哥俩好”,几杯酒下肚以后,垧靖才跟曹阿宝说,“你说种烤烟有哪样不好?两三亩地种小麦才收入千把块钱,改种烤烟就可以开回一辆摩托车。现在的技术先进得很,跟以前都不一样了,阿一帕如果相信兄弟,就种一年看看,如果种不好,我就拿我的工资贴补你。”这么一说,曹阿宝不好意思了,“郑老师,你是真心为我们好。你放心,烤烟我种定了,一定种好……”

就这样,垧靖一步一步做通群众的工作。他还带大家到平安村实地考察烤烟种植,用活生生的例子启发和激励我们。他与县农广校联系,请来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自己也刻苦钻研烤烟种植技术。他提出的墒高为25公分,墒宽为110公分,比烟草公司统一的技术标准分别少了5公分和10公分,大家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效果真的很好。郑垧靖这种结合实际、灵活变通的技术要求,被群众形象地称为“郑氏标准”。在垧靖的引导和指导下,我们村的烤烟产业终于培植起来。今年虽然大旱,但试点的乐平寨100多亩早植烟长势喜人,现在已陆续进入烘烤阶段。看着成片成片的烟田,我想,要是郑老师见着这番景象,真不知他会高兴成什么样子。

2009年12月13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就在我们河尾村的会议室里,面对100多名党员干部,正当垧靖说到“村干部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时,突然,话停了,哗啦一声,仰倒下去。我们赶紧扶住他,一分钟后,垧靖醒过来说:“你们继续开会,不要管我。”后来,救护车赶来把垧靖送往医院。没想到,这一去他就再没回来。

现在,我们村委会树立着两块基层党建宣传栏,上面“丹心为民”四个大字特别醒目,每次进出,我都忍不住要看一眼。宣传栏是垧靖去世的前三天,自己垫一千多元钱制作的。我想,他希望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牢牢记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垧靖,我们会沿着你引的路走下去,扑下身子干事,让河尾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河尾村民委员会主任陈开能)

生命的永恒

我叫雍明虹,是《云南日报》记者。今年元旦后,为采访郑垧靖先进事迹,我先后3次进入平达乡。

第一次采访,我们来到河尾村大沙寨。村民李从富专门来找我,说他带来一首诗,要念给我们听:“当新春礼炮震天响,礼花满天飞舞,照亮了祖国美丽的星空……一朵,两朵,有一朵是那么的耀眼,那就是永远离开我们的郑垧靖老师……”在诗人看来,这些文字也许无法称为诗,但李从富越念越激动,声音发抖,泪流满面。

李从富以前种植过烤烟、番茄、石斛都没赚到钱,情绪相当低落,2003年他认识了郑垧靖,垧靖鼓励他:“不怕,我们一起想办法,总会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李从富想到种三七,郑垧靖就毅然给李从富作担保人,帮助他贷出两万元小额贷款,3年采挖下来,毛收入9万多元。2008年,郑垧靖对李从富说:“咱们乡发展林木是大势所趋,苗木紧缺,可以搞个苗木基地,对乡上、对你自己都有好处。”两年来,在郑垧靖的引导下,李从富共培育经济苗木两百多万株,为全乡人工造林提供了大批优质苗木。

李从富发家致富了,郑垧靖又找到他,这次是让他去广播站做一期“科技致富现身说技”节目。李从富有些犹豫,郑垧靖对他说:“不是要你去显富,是让你把致富经验告诉大家,能带动大家都富了才算真本事!”在李从富的带动下,大沙寨8户农民发展三七产业致了富,去年带动全村发展1100多亩核桃。

第二次采访,我遇到小河村村民杨进德,他给我讲了一个“13577511791”的故事。

这是已经去世5个多月的郑垧靖的手机号码。

2008年8月11日,小河村突降暴雨,造成山体大面积滑坡,整条河尾大沟16公里全线坍塌。第二天一早,形势更加危急,已经在现场干了一天一夜的郑垧靖听说沟下还有3户人家尚未撤离,他一边打电话,一边往沟下跑去。

这时,杨进德一家正窝在屋里看电视。突然,手机响了起来,一接听,传来郑垧靖非常急促的声音,“老杨,带上全家赶紧离开,否则有生命危险!”杨进德带着一家5口冲出屋,刚跑出50米,就听身后“轰隆隆”的一声巨响,咆哮而下的泥石流瞬间冲垮了房屋。

杨进德缓过神来后,愁苦巴巴地望着刚刚赶来的郑垧靖。垧靖明白他的心思,他是担心房子冲没了,今后住哪儿?握着他的手宽慰说:“不怕,有党委政府”。为了让杨进德一家有安身落脚之处,郑垧靖往返20多次,组织村民凑钱、凑木料,帮杨进德盖起新房子。

我曾问郑垧靖的同事,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郑垧靖怎么就能一下子打通杨进德的手机,他为什么会有一个普通农民的手机号码?其实,同事们也问他同样的问题。他嘿嘿笑:“不多交农民朋友,怎么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呢?”

第三次采访,我来到郑垧靖的家中――一间仅有20平方米的单位宿舍,屋顶渗漏、霉迹斑斑。家中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台10年前买的牡丹牌电视机、一台价值300元的电子琴。柜头上放着的一个大南瓜引起我的好奇。垧靖的妻子杨翠芝告诉我,去年11月份的一天,老郑唱着歌回来了。一进家门,就高兴地问:“你看,我带来了什么?”,杨翠芝一回头,只见裤腿一只高一只低的郑垧靖抱着个大南瓜,美滋滋的。原来,郑垧靖经常给村里老人免费照相,这次给陈少平大爷照了一张,配上镜框送过去,老人摘一个大南瓜作为答谢。南瓜在当地不值几个钱,但垧靖不忍心拒绝老人的好意,走很远的路扛了回来。

一篇赞美诗,一个手机号码,一个大南瓜,这3个小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促使我思考:为什么我们党的声音能够传进千家万户,正是因为我们党有一大批像郑垧靖这样的宣传干部,他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什么我们的老百姓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党身上,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正是因为我们党有一大批像郑垧靖这样的基层干部,不求名、不图利,把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深深地镌刻在祖国的大地上。(云南日报记者部副主任雍明虹)

杨翠芝

黄生留

陈开能

雍明虹

陈平凤

 

报告会现场听众为郑垧靖同志的先进事迹所感动。本版照片均由周灿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