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场广泛参与的网络文化大讨论

2010-06-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杨谷 我有话说

从5月5日起至今天,本报和光明网同时推出“光明聚焦・网络文化系列报道”,该系列共发表新闻报道、文章14组,对网络文化现状、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同志发表了重要文章,就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表了重要见解,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也撰写了重点文章,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网络文化专题讨论。这批报道涉及范围之广、采访人员之众、研讨问题之深,是近年来关于网络文化的报道中所不多见的。

综合本报读者和广大网友的反馈,这一个多月来的报道、文章呈现出不少闪光点。

权威声音密集推出

在系列报道中,本报记者采访了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作家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从加强网络管理促进文化繁荣、加强网络出版管理、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管理、构建和谐手机文化、为网络文学繁荣创造良好环境、媒体的社会责任等不同角度,对如何加强网络文化监管和引导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将这么多重量级部门的负责人集中在一起为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这也是近年来新闻报道中所不多见的。一些互联网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反映,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监管部门权威声音密集推出,感到很“解渴”。

受访专家阵容强大

在这次系列采访中,光明日报联系知识界的特色尽显。13篇报道中,光是出现名字的专家就有30多位。有的时候,一篇报道中采访的专家就有7位之多。

受访专家的分布也呈现出很大的广泛性。受访专家中,有人民网、中国广播网等中央主要新闻网站的负责人,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传媒研究机构的负责人,有知名作家,有文学、艺术、青少年工作、网络传播、信息技术、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的专家,他们都是活跃在网络文化研究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如此强大的受访专家阵容,既体现了此次系列报道扎实的采访,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网络文化在全社会所受到的高度关注。

研究问题切中要害

本次系列报道所涉及的话题,都经过精心选择,多为当前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面临的比较棘手或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例如,在对网络庸俗之风的报道中,对网上种种触目惊心的丑恶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对于网络文学、贴吧等存在不同认识的话题,则以很大篇幅展示了专家们存在较大争议的观点。

本次系列报道重视采用一流专家的研究成果。例如,第九篇报道《推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就是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论文成果,该文提出了网络文化如何实现健康发展的路径。又例如,对网瘾治疗专家陶然、人民网总裁何加正等奋战在网络文化建设第一线的专家的采访,也为这批报道研究“真问题”、产出“真成果”增色不少。

读者网友高度关注

这组系列报道在网上网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各界人士或投书本报,或借助记者采访表达心声,呼吁人们关注网络文化发展、全社会共同参与网络文化建设。人民网、新华网、新浪、腾讯、搜狐等100多家网站常常在第一时间对这组系列报道的文章进行转载。一些网友还将报道转贴到各大网站论坛社区,引发更广泛的讨论。

一位知识界读者的反馈代表了不少读者和网友的心声:“今天,网络文化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这个时候,光明日报以一系列重头报道对网络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及时、到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最关心的是青少年学生们――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在网络文化影响下他们有怎样的思想动态?系列报道中的很多剖析对我特别有借鉴意义。”

重点网站行动起来

在网络文化系列报道进行的过程中,一批中央新闻网站决定行动起来,不仅仅是像过去一样宣传健康网络文化,更要从我做起,为网络文化大厦添砖加瓦。

6月17日,本报所属的光明网,与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国际在线、中国网、中国台湾网、中国日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广播网等11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第一次联合起来,发出了“行动起来,为健康的网络文化添砖加瓦”的倡议。

在倡议中,这些中央主要新闻网站提出,网络媒体要做高尚网络道德的实践者、健康网络内容的创造者、文明网络风尚的传播者,做网络信息安全流动的保障者、绿色网络秩序的维护者和新兴网络文化的建设者。他们共同向广大网友发出倡议:网络文化的大花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耕耘和灌溉,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以满腔的热情、扎实的行动,抵御庸俗,传播文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