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冠之兄相识已有四十余年,近年由于创办尼山圣源书院,友谊有了新的升华,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年来我生胃病,冠之兄一再安慰我,要我好好养病,自己主动分担了我的工作,不顾年高,不辞辛苦,奔走于济南和泗水之间,为书院的建设贡献了重要的智慧。今年1月16日他亲赴泗水参加书院工作会议,18日即感身体不适。冠之兄比我年
1966年春我从北大来到哲学社会科学部不久,便认识了在哲学所的冠之兄。一起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一起下放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冠之兄给我的印象是豁达、乐观、正直,有豪爽之气,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碰在一起,指点江山,品评权威,纵论古今,既入情入理,又见解独到,共同语言很多,感觉酣畅痛快。
哲学社会科学部升格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规格高了,却不能解决一批学者的两地分居问题。哲学所好几位山东籍的学者回到了山东省社科院,冠之兄回到了山东大学。从此我与冠之兄平时见面的机会少了,只能在学术活动中相遇了。
冠之兄和我都是那种有朋友却没有圈子的人。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柔如水,韧如水,不炽热,也不变异。中国古人重视朋友一伦,认为朋友之道以诚信为本,朋友之义在以友辅仁,朋友之情贵在相知。我与冠之兄每次接谈,看得出,他的心事全系于人文。他想得很多,也想得很深。近来重读冠之兄与炳罡合写的《儒学的继承与创新》一文(收入《海峡两岸学者首次儒学对话》,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编,齐鲁书社,1993年),该文对儒学的继承创新问题有相当系统而深刻的分析,是难得一见的谈此类问题的好文章。作者将以往学人关于文化继承的思考,归纳为六种:批判继承法,抽象继承法,选择继承法,创造性转化,宏观继承法,自我坎陷说。指出,对此要加以综合创新。在讲现代整合时说:“以往的历次儒家整合只是道德理想主义的自我调整和转换,这次整合则意味着儒家文化的脱胎换骨,蜕变为一新的形态。”“使道德的归道德,政治的归政治,自然的归自然。”讲因时转换时指出:“因时转换有两种:一种是对前人思想抽象意义的一种转换,一种是对前人思想的活的精神的引伸、发挥、诠释。”这里面包含了许多真知灼见。
最近几年,由于参加创办尼山圣源书院,冠之兄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活力,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我有幸保存了最近一年中冠之兄给我的几封电子信,现摘录几段,以见其真情。2009年5月14日:“‘君子群而不党’,我们办书院的初衷,就是团结海内外儒学同仁,弘扬儒学,而不是搞排外的小圈子,我们这把年纪,这种事是不屑为也不愿为的。”2010年1月,我因病未能于16日去泗水开会,22日冠之兄发来一信:“老牟:泗水开会回来就感冒,至今天才给你写信。泗水会议开得很成功,今年的工作已确定:一,8月召开书院一期工程竣工典礼和学术论坛。学术会议由郭沂负责;二,泗水国学班拟扩大规模,举办国学大讲堂,吸收泗水周边地区同志参加,以扩大影响。这个讲堂的内容不限于儒学。在国学班学员中挑选优秀者,举办研究生班,并与济宁联系,吸收他们参加。此项工作由颜炳罡负责;三,继续举办‘学论语,教论语’讲习班,请台湾教师授课……今年气候异常,请多保重。丁冠之。”
从这几封电子信件中可以看出,冠之兄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把整个心思都用在书院上了,展现出一位当代儒者以文化事业为己任、知行合一、开拓进取的刚健中正气象。这些信也是留给我和朋友们的遗言,是书院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生命和事业已经与泗水尼山圣源书院紧紧连结在一起。他是永存的。
丁冠之(中)在与国际友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