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七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综述

2010-06-2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青年哲学论坛”和南开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第七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近日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以“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为主要议题,与会学者围绕“唯物史观的政治之维”、“唯物史观的中国经验”与“马克思

唯物史观的内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唯物史观的政治之维

在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与会学者大都认同唯物史观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蕴含着一种政治哲学。

南开大学陈晏清教授提出,应从唯物史观的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性问题这两个方向上推进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并力图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政治哲学的研究,获得对于唯物史观的一定程度的新理解、新阐释;另一方面,依据对于唯物史观的新理解,推进政治哲学的研究,逐步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以摆脱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面对西方政治哲学时的“失语”状态。王新生教授首先区分了唯物史观研究中的“描述性进路”与“规范性进路”,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一种“规范性进路”;进而区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作为批判性的“理想性层面”与作为建构性的“现实性层面”,主张从政治哲学的“规范性维度”发掘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从“现实性层面”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并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特别是与自由主义展开对话。阎孟伟教授具体以欧洲自由主义运动为考察对象,揭示了自由主义的内在悖论,认为马克思与自由主义的根本性分歧在于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人类解放是以实现人的事实上的、实质上的自由和平等为价值旨归的。

唯物史观的中国经验

与会学者大都认为,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也亟待唯物史观在理论上的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景源研究员将唯物史观视作社会科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唯物史观的研究在当前中国具有极大的价值,但也存在着很多误区。有些人声称信仰唯物主义但并不一定真正掌握了唯物史观。在当前,尤应认真对待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态度。孙伟平研究员立足于信息时代的特殊性,反思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前提,认为信息作为特殊的资本形式,对传统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关系为标准的社会形态划分提出了挑战。中山大学刘森林教授剖析了施蒂纳、尼采以来的虚无主义思潮在当今文化生态中的影响,这种思潮值得马克思主义认真对待。《求是》杂志社李文阁副编审综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四次争论,对国内学界关于唯物史观的研究现状与关注焦点作了简要点评,认为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重心的转变,突破了前者以“实践”作为理论对象所导致的理论错位与内在困境,但如何处理唯物史观研究中的科学性、阶级性与超越性关系,则是应该进一步关注的问题。复旦大学王金林副教授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中蕴含着“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双重的逻辑,但具体到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中,由于文明形态迥异,对于马克思所揭示与批判的“资本逻辑”,应持审慎的态度。中国人民大学罗骞副教授认为应从当代中国的历史经验出发,将救亡纳入唯物史观并与启蒙一道作为唯物史观在当代的双重主题,因为这从根本上关系到唯物史观的内在本质及其当代巩固。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涵

与会学者或从哲学史的角度,或者以经典作家的文本为依据,或者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参照,集中探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涵。

北京大学仰海峰副教授认为,由于唯物史观是剖析传统哲学所不关心的社会历史生活,因此,在传统哲

学看来,它是“非哲学”的;由于它是关注“资本逻辑”而不是论证资本主义社会永恒性的,因此,唯物史观又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重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应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化,并分别考察不同阶段文化理念的变化情况。北京师范大学沈湘平教授认为马克思历史科学是既不同于德国历史主义传统,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特别是波普尔意义上的历史主义,而是超越了普遍主义、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历史主义。黑龙江大学隽鸿飞教授从生成论的视角探讨了意识与实践活动的内在关联,认为历史的生成过程也就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的过程。南京大学高云涌博士后则认为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把握,不是重现诸种社会表象,而是表征了“资本关系统治的全部社会现实”,从而塑造和引导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可能性。

此外,与会学者还就马克思文献的版本考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根据《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部分段落,重新探索了“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黑龙江大学姜海波副教授则以生产力概念为线索,梳理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的著作、手稿和笔记本,并论证了生产力概念对唯物史观建构的意义。(王时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