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科创新构筑研究型大学基本框架

2010-06-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曾毅 本报通讯员沈季 我有话说

“学科综合是吉大最为鲜明的优势。如何把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是一篇大文章。”在吉林大学校长展涛看来,吉林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全部12大学科门类。无论是传统优势学科还是新兴学科群,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新学科的生长点。把学科优势转

化为学校实力,正是吉大所努力的方向。

整合资源学科实力增速

2001年4月吉林大学在合校之际进行了院系整合。按照学科性质,学校建立了8个学部,35个学院,7个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心,初步形成了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为主的管理体制。同时,学校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查论证,确定了部分优势学科、专业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跨学科交叉专业。

2009年年初,按照“统一设计规划,分层次建设和管理”的运行思路,学校提出了“点、线、面”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结构模式。“点状结构”以国家重点学科为核心,建设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体系,这是吉林大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最高学术水平的体现。“线状结构”将具有相同或相关学科基础的学科紧密结合,形成大学科体系。如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兽医学、动物学等学科共同形成大生命科学学科体系。大学科体系组成强大的学科群体系和研究队伍,形成承接大科学项目的能力,也可以产生新兴的边缘学科。“面状结构”则由跨学院和跨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组成学科群体、学科平台,是产生新兴交叉学科和创新性成果的最佳学科结构体系,也成为吉林大学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和产生创新性成果的源泉。

不断的整合与建设,使得吉大的学科实力迅速提升。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中,吉大的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工程学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这标志着我校的一些优势学科已经步入世界一流学科。同时,物质制备、高压物理、汽车设计制造相关技术、工程仿生、智能交通、分子DNA考古、生命科学(艾滋病疫苗、转基因猪抗病毒育种)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也已经初步构筑起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需要的,体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内涵和特征的学科体系。

“平台、项目、团队”为一体的学科工作模式培育学术高峰

“点、线、面”的学科建设模式使得学校形成了整体凝聚力,提高了承接大型科学项目的能力。以项目建设支撑平台发展,提升平台学科整体水平,促进平台内学科的大融合、大汇聚,形成更多的学科创新,提高承接更多国家大项目的能力,实现社会进步与高校发展的双赢。由此形成的“平台、项目、团队”为一体的学科工作模式不断培育着学校的学术高峰。

2009年11月,学校组织设计的跨部门、跨学院、跨学科建设项目――国家农林试点实践基地建设项目被教育部正式批准,获得建设经费5000万元。这一项目由吉林大学农学部、工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等多个学部、学院参与,交叉了农学、工学、生物学、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资源,规划设计了涉及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控、农产品加工、转基因植物新品种培育等8个建设项目。同年12月,吉林大学获批成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2010年2月,吉林大学新农村研究院成立。研究院下设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金融研究中心等5个中心,涉及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多个重点优势学科,从学生培养与实践、农民科技与文化培训、科技创新与推广转化等方面全方位服务“三农”。这同样是一个跨学科、跨学院、跨学部甚至跨单位的开放型涉农学科建设平台,是学校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彰显涉农学科聚合效应的集中体现。

在发展中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理论与技术共发展、文理科相交叉,吉林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培育出了高起点的新兴交叉学科。

“工程仿生科学”是吉林大学工程仿生科技创新平台瞄准国际前沿,立足于我国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发展而衍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开展的研究横跨农业工程、机械、材料、生物、力学、系统工程等多学科。学科凝聚了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了一批包括外国来华留学生和进修生在内的优秀人才。一些研究成果已明显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3年马成林教授主持的“高速精密播种及播前土壤处理的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任露泉院士主持“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5年任露泉院士等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自然科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是21世纪国际考古学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吉林大学率先设立了与世界接轨的“考古DNA”学科。这是文理科的成功交叉,哲学、考古学与文献史学相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通过体质人类学、分子生物学、古病理学、牙齿人类学、动物考古学、环境考古学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在学科重组中探寻了新的学科生长点,打造了一支生物考古创新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科建设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考古DNA实验室是国内第一个分子考古学专业实验室,并培养出我国第一位分子考古学博士、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古DNA研究专著和第一部分子考古学教材。对地下出土的古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是这一学科的优势之一,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团队成员自2002年以来一直从事运用现代计算机科学模拟技术对古人类头骨进行三维容貌复原的研究工作,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他们成功对老山汉墓、泗水王墓、吐尔基山辽墓等出土的古人类颅骨和新疆干尸进行了三维容貌复原,引起了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随着SARS、禽流感、猪链球菌、“三鹿奶粉事件”、动物饲料中的三聚氰胺等一个个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人兽共患病研究已经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一个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吉林大学整合兽医学、传染病学等学科,于2006年成立了世界首家人兽共患病研究所。着力解决人兽共患疫病防控重大社会问题的“人兽共患疫病”新兴交叉学科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成果。2006年6月,人兽共患病研究所通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2007年12月,被批准为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陈启军教授领衔的人兽共患病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2007年度创新团队。目前,该学科已建设成国家首批人兽共患疫病学博士点,累计主持科研项目81项,合同经费4822万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