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5日―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医院院长云集江门,参加了这次盛会。院长们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城乡卫生一体化这一主题展开研讨,重点推广了各地在开展城乡卫生一体化的工作中所形成的经验、做法。
在江门市卫生局、蓬江区卫生局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江门市人民医院在开展城乡卫生一体化工作中,究竟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形成了什么样的经验、做法,引起了国家卫生部的重视,引来全国各地200多名医院院长前来参观和考察?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江门市人民医院、棠下卫生院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
帮扶4家卫生院
贴心服务老百姓
“从2008年8月正式启动帮扶行动以来,我们对棠下、杜阮、荷塘、双水的4家基层卫生院进行了大力帮扶,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基层卫生院的综合实力,使得当地的老百姓能够很方便在当地看病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广泛称赞。”作为一名见证人,江门市人民医院的林英权副院长对于该院开展的帮扶工作了如指掌,谈起来也是滔滔不绝。
据林英权介绍,棠下卫生院是市人民医院最早开展帮扶工作的一家基层卫生院。2008年8月,市人民医院派出了一名外科专家医生赵伯端去帮扶棠下卫生院,每周一在棠下卫生院工作一上午,主要负责坐诊、做手术、查病房以及对卫生院的医生开展传、帮、带等工作,一年下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棠下卫生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质量,还大大增加了当地一些病人的信心,前来就诊的病人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超过了15%。基于当地群众的卫生医疗需求,在2009年7月,市人民医院又增派了内科、五官科、儿科、妇产科方面的4名帮扶医生,同样是每周一在棠下卫生院工作一上午,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更多、更贴心的服务。而且这5名帮扶医生的职责还各有不同,有的负责查病房、带医生,有的负责坐诊看病,还有的负责医院的规范管理、培训等。记者在棠下卫生院采访帮扶情况时看到,周一上午一上班,外科医生赵伯端与内科医生孙玉汾就带领棠下卫生院的几名医生、护士一起在查房,其他三位帮扶医生则在五官科、儿科和妇产科坐诊。查房结束后,赵伯端便开始着手准备当天上午要进行的两台手术,孙玉汾则来到内科坐诊。一切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
对杜阮卫生院和荷塘卫生院的帮扶,市人民医院同样派出了5名专家医生,帮扶医生的工作内容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时间上有区别,在棠下卫生院,5名帮扶医生的工作时间集中在每周一上午,而杜阮、荷塘卫生院,5名帮扶医生的工作时间则是分散的,分别为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至于帮扶双水卫生院,则跟以上3家均有所不同。由于双水卫生院距离市区较远,市人民医院于2008年11月派出了一名医生长驻该卫生院,其他时间则采取专家不定期送诊下乡的做法,3个专家每个月开展3次左右。
据统计,市人民医院共派出了16名医生帮扶以上4家卫生院,占该院医生总人数的近一成,开展帮扶工作的力度可见一斑。
“走下去”帮教
“请上来”培养
据林英权介绍,为了使帮扶基层卫生院的工作更有成效,迅速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市人民医院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帮扶模式,其中包括“走下去”帮教、“请上来”培养、物质上援助、建立远程会诊系统等做法。
“走下去”帮教,即派人员前往定点帮扶的卫生院,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助和扶持。一是市人民医院的领导定期到各卫生院,与卫生院的领导交流,同时委派中层干部协助他们提高卫生院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二是定期派专家医生到各卫生院进行帮扶,先后派出了15名医生到棠下、杜阮、荷塘等3家卫生院,坐诊、讲课、查房,规范病历书写、指导诊疗等,不少卫生院也派出医生专门与帮扶医生一起出诊、查房,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帮、带,受到了卫生院和当地老百姓的肯定和欢迎。
“请上来”培养,即将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组织到市人民医院参与培训和进修等。一是组织理论和实践培训。市人民医院定期组织基层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到医院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免费接受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到医院进修,并安排有丰富带教经验的专家负责带教,保证他们能学到在基层所需要的知识。在回到卫生院后,老师还经常与学生联系,指导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碰到棘手的问题,老师还直接到卫生院协助诊治;二是开放学术活动及培训课程。市人民医院经常举办各种学术活动,每次活动都由专人通知卫生院,协助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前来参加,以扩大他们的视野,更新知识。医院开办的健康管理医师及疾病管理师培训班,卫生院也派人全程参与听课。
此外,还坚持“全天候”指导,一旦卫生院遇到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需要请专家前去会诊和手术的,不论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只要打个电话,专家们随叫随到;物质上进行援助:医院先后赠送了心电监护仪3台,可升降病床250张,床头柜等一大批病房设施,以及观片灯、手术显微镜等医疗设备,价值共计10多万元,解决了基层卫生院的燃眉之急;建立远程会诊系统:通过互联网使市人民医院和卫生院的医生,与患者之间可以直接“见面”诊断、指导治疗,农村的患者在本地即可得到大医院的专家诊治。
帮扶实现5个方面共赢
在采访中,谈到帮扶成效如何,无论是当地的病人,还是基层卫生院以及市人民医院的领导,都用了一个“好”字来形容,林英权更是用了“实现了5个方面的共赢”这句话来概括,即患者、基层卫生院、市人民医院、社保基金、市民5个方面都得到了实惠。
今年70岁的棠下桐井农民梁耀江前不久在棠下卫生院进行了疝气手术,由赵伯端医生负责。“在棠下卫生院住院动手术,服务非常好,家人照顾时也非常方便,省了不少的钱。”梁耀江告诉记者。据初步计算,梁耀江此次动手术总共花费了4000多元,“新农合”报销了七成,比在大医院里动手术节约了2000多元,而且在棠下卫生院享受的同样是市里面大医院专家级医生的服务。在采访中,一些患者都用了“看病更方便了,价钱更实惠了”来回答记者的提问。确实如此,在基层卫生院的综合实力提高后,当地老百姓都愿意就近到卫生院看病,原本冷清的诊室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帮扶给基层卫生院带来的最大受益就是让基层卫生院走上了一个良性循环轨道。棠下卫生院张立文院长告诉记者,以前,由于基层卫生院实力有限,当地老百姓都不愿意到卫生院来看病,导致卫生院经济效益较差,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就不高,医院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现在,通过帮扶,卫生院的综合实力提高了,来看病的人也多了,随之而来的是卫生院经济效益开始好转,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较大程度地提高,医院的发展前景也较为明朗。据统计,2009年,棠下、杜阮、荷塘3家卫生院的业务增长量分别达到17%、30%、25%。
对于市人民医院来说,通过帮扶,小病都能够在基层或者社区卫生院解决,大医院就能够把主要精力和力量放在治疗复杂的疾病和科研中,这就能使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提升。而且该院还通过自己的医生在基层服务,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形象,打响了医院的品牌。另外一方面,从基层卫生院转过来的重症患者多了,医院的大型设备的使用率也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水平也得到提升。
社保基金的受益则体现在减少了报销支出的费用。与市区大医院相比,基层卫生院的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当基层的老百姓大多选择在基层卫生院就医时,虽然70%的报销比例比市区大医院45%的比例要高,但报销的总体费用还是要低一些。
当患上小病的基层老百姓不再一窝蜂地挤向市区大医院时,显而易见,市区内市民看病也就会方便许多,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城乡卫生信息要共享
社保结算问题需理清
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市人民医院在探索如何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未来的发展,林英权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加大力度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建设,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卫生院的“双向转诊”制度,还需要解决城乡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和社保结算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据林英权介绍,“双向转诊”指的是在基层和社区卫生院,由于设备和技术条件方面的限制,对一些无法确诊和危重的病人转移到上一级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上一级医院对诊断明确、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转入恢复期的病人,确认适宜者,将重新让患者返回所在的基层和社区卫生院进行继续治疗和康复。其目标是为建立“小病在卫生院、大病进大医院、康复回卫生院”的就医新格局。
林英权表示,目前,市区各大医院的信息网络是共享的,病人的信息在网络上都能十分方便地看到,但基层和社区卫生院的网络却没有与市区各大医院的网络连为一体,因此,当实行“双向转诊”时,因为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会造成在大医院看不到卫生院的前期治疗情况和后期恢复情况,在卫生院则看不到大医院的治疗情况等,所以,必须要解决城乡卫生信息网络一体化的问题。
在社保结算方面,如“新农合”规定,村民参保后,在卫生院治疗可以报销70%的医疗费,但在市区大医院治疗只能报销45%医疗费,这样一来,也对“双向转诊”的实施造成了阻碍。如果能理清社保结算问题,按照统一的、合理的标准进行结算,病人就不需要来来回回地多次在卫生院、大医院之间进行结算,而只需要在一个单位、按照最优惠的标准进行结算。这样一来,村民看病就能够既方便,又实惠了。
江门市人民医院专家指导卫生院医生进行病例讨论。 傅学超宁炳游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