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6月21日,武汉大学2010届本科生已落实就业单位的达到90.23%。今年的毕业生,80%以上进了三资企业、大型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武汉大学的毕业生只要想就业,就一定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依然信心满怀。学校为提升就业质量打出的
跨学科培养延伸人才“宽度”
日前,武汉大学国际法专业毕业生张洋接到了外交部的录用通知。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得到外交部的青睐,张洋的“跨学科”背景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所在的“边界研究院”,集合了武汉大学国际法、历史、水利水电、测绘遥感等学科领域的精英学者,成就了他比其他人更为宽广的知识视野和实践能力。
凭借学科门类齐全、交叉互补性强的优势,武汉大学很早就开始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目前,学校已有跨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班12个,其中有3个实验班跨越了3个一级学科。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是国内培养输送经济学专业出国留学人才总人数最多、录取学校档次最高、单年出国留学人数最多、学成人数最多的学术机构。从这里走进海外高校研究生院的武大学子,成为“武大制造”最好的印证。
现在,世界历史试验班、比较哲学国际班、七年制中法医学试验班、国学试验班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武汉大学本科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法医学试验班首届25名毕业生中,21人进入三甲医院工作,4人出国深造。
研究性学习增加人才“厚度”
毕业将近,武汉大学许多创新团队仍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研究活动。今年,从这些团队中走出了不少“佼佼者”:水利水电学院毕业生徐若兰免试获普林斯顿大学全额奖学金,国际软件学院毕业生羊志伦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研、谭孟泷被百度公司录用,计算机学院毕业生崔汉青被微软中国研究院录用。
为了让本科生有机会从事创新实践和科研活动,武汉大学从制度、经费、教师、设施等方面给予了优先保障:学校投资800万元修建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还拨款逾20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水电学院、国际软件学院、生科院等单位为本科生科研划拨的经费也达数百万元。
看到了本科生的研究热情和科研潜力,许多知名学者也将目光投向了这群涉世未深却干劲十足的“学生娃”。化学学院雷爱文教授、动机学院“发明大王”王晓进老师,都有与本科生“合作”的经典案例。从2007年至2009年,武汉大学本科生完成了300多件创新实践作品,其中一些成果获得了全国特等奖。在挑战杯、计算机仿真大赛、数模竞赛等大赛中,武大学子捧回一座座“金杯”。这些手捧“奖杯”的本科生,还未毕业就已经有用人单位前来“订货”。
“订单式”培养拓展人才销路
在别的同学还在忙着跑招聘会、寄简历时,武汉大学动机学院的黄东东已经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了。早在大三时,他就被广东核电集团下了“订单”。在机动学院,和他一样很早就被用人单位“抢订”的毕业生还有80多人。
从2005年开始,武汉大学先后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广东核电集团、花旗银行等著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对方培养适销对路的“产品”。目前,开展订单式培养的院系已扩展到水利水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黄东东向记者介绍,从大三暑假开始,订单式培养的学生除完成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外,还要接受520个学时的专家授课和企业实习。从参加订单式培养开始,他们拥有了“双重身份”――在校大学生和企业准员工。在这里,学生不仅学到了企业急需的知识,还提前完成岗前培训,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双重认可”。
从2000年至今,武汉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就业质量背后,是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向记者解读了其中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