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中队的口号看精气神
一中队的口号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战场上的铁律,与编制上的排序一语双关。他们创作的队歌是《第一之歌》,设计的队标是“NO・1”,表现的是“思想争第一、技能争第一、质量争第一、作风争第一”的雄心壮志。
二中队的口号是:“胜利中队永不言败”,队
三中队的口号是:“成功中队功到成功”,“OK”手势成为他们的队标。他们将中队的目标、职业道德、战斗精神以及先进典型的事迹和感言,体现在中队“走廊文化”之中,深受大家喜爱。
这就是“空军英雄战士”杜凤瑞生前所在的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围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该师形成独具特色的“天梯”文化,促进了部队建设;所属某团机务大队连续9年被空军评为“优质安全机务大队”,“装备保障一级单位”。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走进这个师机务小区,一股浓郁的战斗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机务广场内,一个类似战机舷梯的“天梯”雕塑耸立广场正中;道路两旁,“金戈铁马维修志,志在机场;碧血丹心保障情,情系战鹰”等官兵原创的宣传条幅迎风招展;机棚内,机务人员脚下的工具箱上贴着“一人把关一人安,众人把关稳如山”的口号;机务指挥中心的外墙上,“外场就是战场,升空就是作战”等大字格外醒目。
南空航空兵某师师长吴俊宝、政委雷同东说,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是师党委构建“天梯”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师党委一班人牢固树立“文化就是战斗力”的观念,把“忠诚使命、保障打赢”作为“天梯”文化的核心来打造,纳入党委议训、议教、议装的重要内容。他们设立板报墙、文化石、电子屏、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兴建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创办《机务大众》、《机务风景线》杂志和“放飞之声”广播,构建机务维修文化网,组建“放飞”乐队、快板队、锣鼓队,开展读书演讲、文艺晚会等活动,征集团队精神、战斗口号、队标厂标、队训厂训,完善持卡操作等管理制度等,形成环境文化、传媒文化、活动文化、团队文化、制度文化“五位一体”的文化体系。
“以文励志,润物无声”
近年来,这个师党委筹资300多万元用于文化环境建设,实现学习有场所,健身有设施,娱乐有氛围。
置身机务大队任何一个角落,“天梯”文化无处不在,励志功能无所不在。每个中队都有各自的队标、队训和口号,每个人的工作服、工作包上都印着官兵共同设计的机务标志。饭堂墙壁上、擦鞋机上、宿舍床头卡上,“辉煌从脚下起步,伟业从小事做起”、“胜在作风过硬、赢在业务精通”等励志话语催人奋进。
在“天梯”文化熏陶下,各个机务中队喊出各具特色的战斗口号。汇涓成流,这些口号凝聚成响亮的“放飞”两字,激励官兵放飞战鹰、放飞理想、放飞希望。新机改装以来,他们保障的航空兵团飞机出动率和完好率一直在全区保持高水平。
“以文育人,水涨船高”
南空航空兵某师把“天梯”文化作为全面提升官兵能力素质的载体,以“读书、学习、成才”为主题,广泛开展学习成才活动,组织官兵“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季写一篇心得,每年学一门技术”,并通过全员普训、骨干轮训、尖子深训等方式,大力开展业务训练,不断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益。
借助“天梯”文化这个广阔舞台,机务官兵自发组织“机务夜校”、“一个故障一堂课”等活动,自主研制开发网上学习、人员管理、网上考试、网上办公、工具条码管理等5个应用软件系统,建立5类43套基本维护卡片,建立健全二维条形码管理、违章照相管理、持卡操作等制度,官兵能力素质“水涨船高”。近3年来,机务大队在全军报刊杂志发表学术文章40多篇,3人荣获“全军专业技术人才奖”,8人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涌现出1名空军级专家、25名空军技术保留骨干,15人荣立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