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南大学:西部成长故事

2010-07-0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5年前,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实现实质性合并,组建了西南大学。这一重大改革当时令不少人心存疑虑:教师教育和农业科学能“捏”到一起吗?三尺讲台和万亩田畴能水乳交融吗?

针对这些疑虑,出席西南大学成立大会的教育部领导语气坚定地说:“实现两校实质性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有利于实现学科的调整和互补,发挥教师教育与农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稳步提高;有利于解决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三农问题,为重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教育、知识和科技支撑。”

5年过去,美丽的蓝图是否正在变成现实?人们走进这所有着厚重历史和勃勃青春的学校,看到了一个个精彩演绎着的成长故事。

身后的木架上挂着一顶有些发黑的草帽,竹椅前是刚脱下的沾满稀泥的雨靴。坐在竹椅上的侯光炯,脚泡在木桶里,准备擦脚的毛巾搭在身上。然而,正侧身端详着一株刚采集回来的植物的侯光炯,对这些早已浑然不觉――他在观察这株植物的根,那上面有他一辈子痴迷的泥土。

75岁那年,“终于又赶上了好时光”的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侯光炯,为自己选择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相岭镇作为农业综合研究基地。此后,他在基地一呆就是17年,除了被家人“骗”回去3次外,一共在那里度过了14个春节。难得回家的侯光炯在家里被抓拍到的这张照片,现在成了西南大学人的精神座标。

西南大学似乎注定与农村结缘: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从1906年的川东师范学堂提出“培养改进乡村教育之基本人才”,到1933年的四川乡村建设学院提出“培养乡村建设之热情与信仰、学识与技能、负责与创造精神、健康与耐劳之体格”,到1937年的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提出“置民众教育于第一位,复兴民族之伟大使命”……新组建的西南大学,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又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进一步弘扬。

西南大学成立之初,便提出“加强团结、维护稳定、促进融合、推动发展”的方针,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制度机制创新和顶层设计,明确了“由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转变”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等四个规划,全面实施各项改革措施,学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有着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农业乃国之根基。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说:“学校将高举教师教育、农业教育旗帜不动摇,坚持为基础教育和农业教育服务宗旨不改变,走集成、凝炼、创新之路,把学校办成一所学科综合、优势突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鲜明的新型大学。”

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创新能力

在西南大学科技大楼四楼的过道墙上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21世纪丝绸之路。那是向仲怀院士、夏庆友教授为代表的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研究团队立下的宏愿:让延续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丝绸业重放异彩;让21世纪的丝绸之路从重庆重新走向世界!

用了不到10年时间,家蚕基因组创新团队就完成了家蚕基因研究的美丽“三部曲”:2003年,成功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框架图”――破解家蚕基因浑身宝藏的“生命密码”。该成果2004年12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被学术界认为是我国科学家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家蚕基因组研究方面已居世界领先地位;2006年1月,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成为当年全国“十大科技新闻”之首;2008年12月,完成世界首张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2009年,“40个蚕类基因组遗传变异图”完成,成果论文再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家蚕基因研究“三部曲”圆满完成。国际学术界评论说,这些成果“铺就了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使得国际昆虫学界这几年“大事不断”。

西南大学合并组建后,确立了“以人为本,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强化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学校顺利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行列,“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教育部与农业部共建“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两项“985”创新平台试点建设,大大增强了学校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能力,提升了学校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

5年来,西南大学获得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课题等重大项目的数量显著增加,有3个团队成功申报成为长江学者发展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共争取各类科研项目近5000项。以家蚕基因组研究团队的成果为代表,学校重大科研成果还获得了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奖励。仅2009年,就获准各类项目970余个,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3个。获得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7个,居全国第一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个,居西部高校首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8个,居全国第三位。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比中,学校获一等奖2项,获奖数量居全国高校第16位。

科技平台也在这5年间取得了飞速的进步。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成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零的突破。西南大学还新增了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6个、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

过去5年中,学校还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增加了1个专业博士学位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集成”效应,使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组建之初,西南大学在中国大陆高校100强中名列第51位,2010年已上升到第41位。

“1+1”为什么能大于2?西南大学校长王小佳认为,两校合并组建西南大学,促进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科集成使学校的创新能力出现了“倍增效应”。

“顶天立地”培养人才

“顶天立地”是西南大学“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又一种解读。西南大学继承办学百年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两大主题,整合学术文化的“顶天”与基层实践的“立地”,积极探索实施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去基层做农业科学研究,不难理解。从事教育与心理研究,为什么还要去农村呢?

“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搜集的第一手资料是不可复制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可能再有机会‘重逢’的。”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说,西南地区拥有我国最为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是最可宝贵的研究资料。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整理和保存西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料,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建立了集田野考察、资料收集、学术研究、信息交流、跟踪监测、教学及实验为一体的立体和网状的田野工作站点,形成了以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整合性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学术研究共同体。

为了记录,张诗亚成了“疯狂”的摄影发烧友。快60岁时,他还不止一次从几百米高的“溜索”上穿越咆哮的澜沧江,去完成自己的田野考察。在让人心惊胆颤的“溜索”上,他忘情地抓拍自己和考察队的队友。他拍摄的许多关于西南地区历史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的照片,甚至被专业级的摄影发烧友奉为经典。通过对考察记录、图片、音像资料的分类整理,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建立了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资料库,启动了“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工作,目前已录入各类文献资料数十万条。

西南大学美丽的校园里,还流传着师生间许多趣味盎然的故事。宋乃庆教授不仅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学教育学》的课程负责人和主讲人,还是学校的常务副校长。作为常务副校长的宋乃庆要参加校内外的许多会议,但只要当天能赶回学校,他就坚持“课不能拉下”的原则。所以,只要当天有宋老师的课,他又有不得不去开的会,研究生们就会早早地作好准备,等着深更半夜被通知“开课”。

“既有‘粉笔+黑板’,也有‘鼠标+键盘’;既有视频,也有互动。与平时的一脸严肃完全不同,宋老师一到课堂上就会变得充满激情。讲台就是他的‘兴奋剂’。”许多学生都记得宋乃庆“蹲下身子”引导他们关注数学教育的最新理念,引导他们用国际视野定位研究方向的情景。

被誉为“中国心理学研究三剑客”之一的黄希庭教授喜欢“散步教学”。只要头天晚上想到了什么有意思的问题,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他肯定就会去学生宿舍敲“起床铃”。几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跟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教授,在校园里边走边谈,不时还要停下来,围成一圈讨论一阵。心理学院师生间这种颇有西南联大风范的“心灵对话”,已经成了清晨一道温馨的风景。

以服务社会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为导向的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西南大学的师资队伍结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5年前的17%上升到28%,新增国家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1人、重庆市百人计划2人、巴渝学者5人、重庆市教学名师9人。

立足于土地的西南大学人,有着土地一样的诚实和坚韧。

2010年5月12日,西南大学首届“诚信文化节”拉开帷幕。在“诚信美术作品大赛”现场,一个写着“诚信”的保龄球前方,是标着“考试作弊”、“逃课”、“网上编造假身份”等字眼的瓶子。随着“诚信保龄球”的滚动,“不诚信”的瓶子纷纷倒下……大学生们自己创作的260多件作品,成了诚信教育的最好教材。

诚信教育是西南大学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探索。学校将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校园文化建设年为契机,依托社团、网络、宿舍、社会实践基地、志愿者基地等阵地,通过校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大学生宣讲团等,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被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通过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诚信评价和师生积极参与诚信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语言与行动统一起来,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在正式推出诚信教育以前,由黄蓉生领衔的课题组经过历时4年的反复调研和修改,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生诚信守则》。《守则》采用通俗易记的五言形式,从政治诚信、学习科研诚信、交往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六个方面,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诚信规范。

西南大学决策层希望所有的师生,都能恪守“诚信立身、诚信做事”,“做诚信西大人,成国家栋梁材”。

言传身教,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最好传承。

2010年春节后,西南大学108名优秀的免费教育师范生即将按计划赴新疆和田和吐鲁番的10多所中小学开展顶岗实习支教。农历正月初八,所有人都如期赶回学校,准备一起前往支教的学校。没想到一场“火车票危机”,让每个人的心都揪了起来。21日,没票!22日,没票!23日,还是没票!24日,成都铁路局获悉此事,在规定允许的最大限度内为他们调剂到了20张票。不能再等了!其他的同学决定马上改乘长途汽车。

汽车整整开了3天3夜。十几位晕车的同学苦不堪言,不晕车的同学也坐得精疲力竭,但一路上没有一个人抱怨。“那边的老师和学生等着我们,我们必须及时赶到!”体育学院的女生熊洁说,这才是事关个人信用和学校声誉的大事。

其实早在2002年2月,原西南师范大学就从在校生中筛选出首批10名志愿者,赴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市奉节县的九里、冯坪、太和等条件艰苦的山区初级中学,开展长达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支教,同时由学校为被“顶岗”的乡村教师提供集中免费培训。几年间,学校已先后派出1500余名师范生赴重庆、四川、贵州、新疆等省(市、区)的100多所农村“联系点”学校顶岗实习,直接从中受益的农村学生已超过10万人。这一“农村师资更新工程”引起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由此拉开了全国师范类院校大规模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序幕,2007年以后,“顶岗实习支教”成了免费教育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习的“规定动作”。

为了培养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人才,西南大学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研究型理论教学、创新型自主学习和服务型基层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的构建,独具特色的“2+1”学期制改革的探索,绩点学分制和学业导师制,分级分类和小班化教学的推行,开拓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屡创佳绩,五年来,共获得了国家优教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校。学生在国际国内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体育比赛等各类大赛中屡获殊荣。

学校还通过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使研究生的整体创新能力明显提升。5年间,共有3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5篇获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还有3人获得了优秀专业硕士论文奖。学校还派遣研究生前往西部农村的乡镇挂职,开展“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体验式锻炼。

几年来,西南大学涌现了“全国大学生村官第一人”王寿波、在校期间办养猪场赚取学费的2006年中国教育新闻人物、“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的邓波、邓费建兄弟,为抢救落水儿童而献身的熊家维烈士,抗震救灾英雄人物左涛等一大批平凡而又伟大的学生,成了新时期大学生的楷模和骄傲。

“培养一代又一代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才,既是我们办学的目的和动力,也是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实土壤。”黄蓉生书记说。“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人才培养特色,西南大学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毕业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工作的高度评价,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也明显增强。

延伸服务“产业链”实现服务“全覆盖”

2003年冬天,学校在同为国家级贫困县的重庆市石柱县建立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推广农业实用科技和集中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

“开花时满树都是花,挂果时满树都是果,采摘时满树只见叶,算收成1亩只有10来斤。”几年前,石柱县六塘乡几位农民指着自家的板栗树,向西南大学的专家们求救。“如果能够帮助农民做好病虫害防治,产量至少能增加好几倍!”西南大学的专家让农民朋友的想法成为了现实。学校的12个学院,分别与石柱县的12个乡镇及12个县级部门结成“三合一”对子,探索“转化一批科研成果、引进一批企业、兴办一批产业、示范一个村、带动一个镇,直接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扶贫新模式。“石柱模式”已因此成为全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典型经验。

学校按照不同乡镇的产业特色,为他们配备了由老教授们组成的“晚霞”专家组。蚕桑专家林元吉是“晚霞”专家组的成员,但是当他兴冲冲地赶往有植桑养蚕传统的马武镇和临溪镇时,却惊讶地发现农民正毁蚕弃桑,镇政府也不再把桑蚕作为“支柱产业”了。原来,由于品种老化和病虫害,农民养蚕的收入早已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70多岁的林元吉一头扎了进去,一家一家教蚕农种植桑树,在桑园间作高产牧草,桑叶养蚕,牧草养兔,蚕粪兔粪肥田,用冬季剪下的桑枝培育食用菌,多余的蚕沙、兔粪生产沼气。几年过去,“桑、蚕、草、兔、菇、气”的“高效生态蚕业”,在马武镇、临溪镇渐成气候。通过示范带动,辣椒、莼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和优质粮油育种、畜牧业等7个石柱的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得到快速推进,12个旨在提高农产品加工利用率、提升农产品附加产值的研究开发项目也已落户。

如今,“石柱模式”早已走出石柱。西南大学成立后,设置了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全新的机构――处级编制的“校地合作处”,将教育扶贫和科技扶贫“无缝链接”,延伸社会服务的“产业链”,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的“全覆盖”。学校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人才培训,全方位地开展基础教育研究和农业科技推广。聚集了农业、教育、经济、法律、心理学等多学科专家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院,成为重庆建设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智库。目前,学校已和重庆市的忠县、巫山、荣昌及四川的遂宁等地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与西部60个市、县建立了固定的科技合作关系。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校地合作,学校近年来已在21个省区市的305个县市累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352项,转让技术151项,培训农民400多万人次,新增农业产值130余亿元。

社会服务的“产业链”还在不断延伸。“顶岗实习支农”是西南大学彰显教育和农业办学特色开发出的“新产品”,也是校长王小佳主持的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农学类专业‘顶岗实习支农’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组成部分。

2010年初,西南大学分别在农学、植保、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等6个专业设立“顶岗实习支农实验班”,按“校地合作模式”、“校所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分别在重庆的6个区县政府,四川、贵州、湖北、重庆的5个研究单位以及重庆、四川的8个企业创建了19个顶岗实习支农基地,首批派出了150余人,分片区开展顶岗实习支农。

“五年融合发展,五年群策群力,西南大学已站在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乘势而上,努力将西南大学建设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大学。”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