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传要“贴近群众”,才能有效地传递正确信息,“贴近群众”,才能使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把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相统一。权威的话语,权威的解读,当然是好的,但需要平易温暖的形式,这样才能真正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清高、冰冷,再好的东西也会被置于书架上成为摆设。《七个“怎么看”》深谙这一点,从结构到文风再到用词,都坚持了“民生”的视角,秉持了“贴近”的理念,确是一本容易看、好看、真正开卷有益的书。
科学理论必须和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群众的感受结合在一起,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发挥巨大的魅力和影响力。几年来,包括本书在内的一批《理论热点面对面》,都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件或人物入手,先让读者感同深受,再用平实而鲜活的语言细细解读。熟悉的事情,平等对话的风格,分析中“入情”与“入理”的统一以及对普通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这一切赢得了读者,抓住了人心。广大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在讨论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这些理论是自己的理论,这必然大大增强了对科学理论的认同感。
“贴近群众”,除了要对问题进行分析,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理论宣传对于民生疾苦既要有高度的人文关怀,也要让人们对未来更有信心,这是广大读者的期望,也是时代发展对理论宣传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这方面,《七个“怎么看”》做得好。讲问题不遮盖,分析问题辩证客观,进而科学阐明解决问题的政策思路,不仅讲“怎么看”,还讲“怎么办”,这样的理论宣传很有针对性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