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8个农村社区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诸城的农村老百姓见识了越来越多的新事物,享受了从未有过的新服务,例如“一卡通”、“两公里读书圈”。
“一卡通”通向农村新生活
“我手上这张卡叫‘一卡通’,让我越活越明白。就拿种韭菜这事儿来说,以前凭经验种的是糊涂地,现在跑几步
小小图书室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了大量生产生活问题,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图书室的价值。“哪怕有一个农民解决了一个种地难题,哪怕一个孩子得到了读书的乐趣,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李金芝说,“现在,农村老百姓看书种地的越来越多,他们越来越接受种文化地,种技术地,是个非常可喜的改变。”
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理“一卡通”借书证10万余个,累计外借图书期刊117万册次,接待读者186万人次。
小村庄改名叫“社区”
这一切源自于农村社区化改革。2007年以来,诸城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推行了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将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全市共建起了208个农村社区,25个城市社区。每个社区确定一个村庄作为中心村,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设立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八个服务站(室)和一个办事服务厅,近距离为农民提供“一揽子”服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被誉为“造福农民的新机制。”
正是以此为契机,诸城在农村老百姓中间推广了“两公里文化服务圈”的概念,之后又建立起以市图书馆为中心,连接233个社区图书室的“两公里读书圈”,让农民出门不到两公里就能享受到图书借阅服务,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了市图书馆、社区图书室联网借阅的“一卡通”服务。“一卡通”服务,让社区老百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得到任何图书馆(室)的任何文献信息资源,实现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图书配送体系,使城乡图书资源真正实现共享。
“‘一卡通’服务的指导思想就是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我们依托Interlib图书馆集群化管理这个平台,将全市所有图书室的自动化管理、图书文献的物流传递、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传播、读者服务的网络化应用高度整合。”诸城市图书馆馆长宋桂娟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一卡通”的服务原理。简单的说,只要手持“一卡通”,农民群众在市区图书馆、社区图书室可以随时、随地借书,随时、随地还书。农民方便的背后,有网络这一高科技平台,同时还有社区之间穿梭不息的物流服务,更有服务人员的辛苦和努力。
十万人家尽读书
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的文化氛围淡薄,要再现苏东坡当年古密州“十万人家尽读书”的文化盛景,让文化改变广大农村农民的精神和生活面貌,是一场持久战。“两公里读书圈”无疑是在打前战。
为实现文化服务农村、读书改变生活的长期效应,诸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鼓励全社会参与,实行多元化投入的投入机制。市财政拿出600万元为农村社区配置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的图书。同时,号召企事业单位、个人参与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去,鑫城房地产公司、桑莎集团等数十家企业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各类企事业单位捐助图书46.6万册,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捐助的图书源源不绝。到2009年底,共建起233个社区图书室,其中农村社区图书室208个。每个农村社区图书室藏书都在3000册以上,多的超过20000册。社区图书室藏书总量达140万册。“两公里读书圈”解决了农民看书难、信息不流畅的难题。“以前就怕孩子放寒暑两假,担心他上水库洗澡,呆在网吧不回家,现在有了这个图书室,孩子假期多了一个好去处,我也能安心干活了。”在大杨家庄子社区,农村妇女栾菊英这么对记者说。
诸城市要求各个农村社区图书室,面积必须在60平方米以上,藏书3000册以上,复本不超过3本,订阅报刊30种以上,阅报架2个以上,阅览坐位20个以上。对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广大农村来说,让老百姓在阅读中逐步提升文明素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60平方米,无疑是一场革命的阵地。
据了解,诸城市宣传文化部门先后开展了“我的社区我的家”、“大手牵小手”亲子共读演讲比赛、“与共和国同行,十万人家尽读书”全民阅读活动和“我的书屋我的家”阅读讲演比赛活动等十几项读书竞赛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让“两公里读书圈”动起来,让广大农民看书、爱书的心活起来,最终目的就是让诸城大地的文化氛围火起来。今年5月份,诸城市“两公里读书圈”阅读服务活动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