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升学、就业,每年这个时候,这几个词最牵动学子和家长的心。
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0万,2011 年将达到643 万,2013 年667 万,2015 年691万,需要就业的青年学生人数将越来越多。
再来看一段事例:“当就业变成一种压力,当就业之季变成‘就业之秋’、‘就业寒冬’,即使天
最近,她告诉记者,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帮助,工作已经找到了。而她的博客也更新成下面的内容:“这一页终于翻过去了,我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工作――在一家科普出版社作编辑,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要告诉还在找工作或明年即将开始找工作的同学们,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给自己过多‘就业难’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相信老师,不抛弃,不放弃!”
就业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积极面对就一定能找到破题的路径。教育部高教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真抓实干、狠抓落实,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平稳顺利,就业率比去年稳中有升。”
办法之一:拓宽就业渠道
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今年就业工作,教育部先后召开了六次党组会和领导小组会,明确整体工作方案和工作重点,逐项推动落实。同时挖掘整合教育系统自身资源,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
据了解,教育部今年成立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吸纳高校内外创业指导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重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与全国工商联等共同开展“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讲堂公益行动”;与本报联合主办“201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高峰论坛”等,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参与创业的人数总计达到8.8万余人,比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而为保障大学生创业过程更加顺利,教育部与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积极协调,突破了高校毕业生创业申领小额担保贷款需经“失业登记”的政策限制,并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文件予以完善和明确。各地也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的政策措施。如,普遍设立了大学生创业资金。据初步统计,全国各级政府和高校设立的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累计已达16亿元。辽宁、江苏、四川、云南等省出台了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多项税收减免政策。
办法之二:完善就业长效机制
“这些长效机制包括五个方面”,高教司负责人说,首先是继续组织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教育部下发专项文件,保持6.6万人的规模。据了解,目前已有21个省份启动了报名招募工作。
同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今年完成专业学位招生11.8万人,占研究生录取总数的25%,同比去年增加近10个百分点;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将得到相应资助,并建立起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程体系。
科研项目聘用毕业生工作也稳步推进。今年,教育部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同时积极协调财政部、科技部进一步完善政策;截至6月22日,各高校已发布科技助理招聘岗位3778个,已落实岗位1878个。
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工作扎实开展。教育部积极配合商务部,研究制订实习实训基地认定标准,开展地方高校人才模式改革试点,联合举办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和网络招聘会;8月份还将联合举办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6月初服务外包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12.5万人。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教育部积极配合发改委、卫生部实施高等医学院农村订单定向培养项目,2010年将为中西部地区培养5000名乡镇医生;配合民政部等开辟毕业生到城市基层就业新渠道,文件即将下发;配合中组部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流动政策。目前,各基层项目的组织招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办法之三:重点帮扶震区毕业生
今年开始,教育部已联合有关部委举办了19场大型网络招聘会。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各地教育系统为2010届高校毕业生举办现场和网络招聘活动1万多场,提供岗位信息430多万个,岗位信息数与去年同比增长9.5%。
震区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也是就业工作的一大重点,教育部在玉树地震后第一时间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从讲政治的高度实施救援行动,通过推荐岗位、给予求职和生活补贴等形式,帮助灾区毕业生尽快落实岗位。目前经过多方努力,就读于省外的玉树地区生源毕业生签约率已超过80%。
新疆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教育部启动新疆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免费轮训项目。据悉,七月份新疆将陆续启动公务员招考、特岗教师等一系列招聘活动,“预计总体就业率将会比去年有所提高。”这位负责人最后说。
支教北川中学 为帮助灾区重建教育,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和怡海教育集团选派优秀教师到北川中学进行支援,支教老师涵盖了中学的主要学科,为灾区教育重建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支教老师为学生们上化学课。本报记者刘新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