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震废墟上崛起的新城,到“先行先试”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合着改革开放的节拍,唐山的每一步都是负重的咏叹,每一步都能带给人惊喜!
到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已34年了,唐山的变化可以用“沧海桑田”来概括。在千帆竞发的时代背景下,在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共同选择之时,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唐山又实现了“三个转变”
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唐山,试图解读唐山奇迹背后的奥秘。
转变产业结构让发展更科学
唐山因煤而生,因钢而兴。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城市”,钢铁产能占全国十分之一。与之相伴的是,高污染、高能耗问题严重。2004年、2007年,唐山因污染问题两度被国家环保总局点名,甚至受到国家环保总局“区域限批”“待遇”。
面对着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面对着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唐山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破题之作。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介绍说,唐山以壮士断腕般的气魄,已持续三年开展节能减排攻坚行动。“对钢铁、煤炭、水泥等10大重点领域的4591家企业进行了综合整治,关停150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仅钢铁行业,三年淘汰落后炼铁炼钢产能都在千万吨以上,全市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大幅度下降。”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钢铁企业间重组联合大刀阔斧进行。2008年6月成立了河北钢铁集团,唐钢与宣钢、承钢整合成为河北钢铁集团。资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900亿元大关。同年,以国丰钢铁为龙头,丰南区12家企业重组成立唐山渤海钢铁集团;以九江钢铁为龙头,迁安市27家钢企成立唐山长城钢铁集团。钢铁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
“‘一钢独大’不是唐山希望看到的。”唐山市市长陈国鹰说:“把唐山出产的钢材一半就地消化,才是我们的目标。而‘消化’的‘好胃口’来自于产业链的延伸,来自于装备制造业的发达。这么多年来,唐山装备制造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唐山制造’也正向着‘唐山创造’嬗变。”
2009年7月,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生产的第12列CRH3时速350公里动车组下线交付使用。公司总工程师孙帮成说:“CRH3动车组创造了运营速度、载客量、节能环保、舒适度四个世界第一。”
而在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小家伙”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它就是由唐山市开诚集团研制开发的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小家伙”的诞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当前,这种功能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已经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
如今,唐山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进展,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唐山,两个“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蓝色港湾拉动绿色经济
唐山有着229.7公里的海岸线。上世纪九十年代,唐山与北京合作建设京唐港,向海洋迈出试探性步伐。如今唐山在开发建设曹妃甸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梦想:产业布局向沿海推进,谋划唐山湾建设,以蓝色港湾来拉动绿色经济的增长。
转身向海,给了唐山一个更宽广的“舞台”。唐山湾“四点一带”地区,“四点”是指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是贯通“四点”而形成的沿海经济隆起带,产业规划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赵勇解释说:“之所以要提出‘唐山湾’的概念,有‘两重用意’,一是用唐山湾来与日本东京湾对比,激励出唐山人赶超世界的复兴梦;二是帮助认识唐山湾的整体概念,把唐山沿海作为统一体来规划开发,依托港口建设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生态环保新城,从而实现在沿海区域再造新唐山的飞跃。”
“我们曾把100多亿元的投资拒之门外,因为我们追求的是没有污染的GDP。不是节能减排项目,不是循环经济项目,不是土地集约利用项目,投资再大、利润再高,我们也不选择!”曹妃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自敏说。
唐山市副市长唐文弘说:“唐山湾地区,没有老城市的历史负担,也没有传统产业的制约,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产业的优势愈加显现。”
城市生活更宜居
2008年1月,唐山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召开,提出了“打造南湖生态城”的战略构想。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正式拉开序幕。
一年间,800万立方米粉煤灰、350万立方米煤矸石被清走,800万立方米垃圾被清运,15.7公里长的环湖路工程顺利完工,50米高的垃圾山被装扮成一座绿意婆娑的“凤凰台”。2009年“五一”,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开园,一下子迎来30万游人,创下了唐山旅游之最。
盛夏时节,走进这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巨大公园,但见草木葱茏,碧波荡漾,鸥鹭翔集,森林风貌与水乡风光浑然一体。讲解员介绍说,整个公园面积达28平方公里,是国内最大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以文化元素彰显南湖魅力,更是南湖开发建设的神来之笔。在南湖地震遗址公园的一角,保存完好的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遗址记录着当年瞬间的惨烈;十几面地震纪念墙上,24万遇难同胞的名字整齐排列;地震墙的后面,总面积10000平方米的纪念馆正在紧张施工;南湖生态城境内原有唐胥铁路、唐山交通大学等遗址正在陆续修复和再现……在南湖,传统工业文明的遗迹和当今生态文明现实,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实至名归。南湖生态治理案例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并先后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