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乳业:走向“绿色复兴”

2010-08-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郭丽君 我有话说

蒙牛乳业的转盘式挤奶平台。姬京摄

荷兰合作银行日前发布了2010年“全球乳业20强”名单,中国销量第一的蒙牛乳业以37.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从去年的世界排名第19位

跃居第16位,同处“中国乳都”内蒙古的伊利乳业则第一次跻身榜单,荣列第17名。

中国乳制品企业第一次以“军团”的形式,集体出现在世界乳业的第一阵营。这一优良“成绩单”再次证明,在经历乳业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后,中国乳业以“绿色经济”为新的增长方式,坚持走绿色复兴之路,并开始在世界乳业舞台崭露头角。

中国乳业经历黄金十年

荷兰合作银行农业及食品咨询及研究部全球乳业组组长蒂姆・亨特指出,相比世界老牌乳制品企业,中国乳制品企业增长率非常惊人。过去5年传统乳制品企业年均收入增长率只有2%-3%,而伊利年均收入增长率达24%,蒙牛更是高达30%。荷兰合作银行在同步推出的年度乳业研究报告中,对蒙牛的增长势头予以高度关注。报告显示,蒙牛2009年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增长了7.7%,而排在蒙牛前面的几家乳企平均增速却为-8.02%。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乳制品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来自麦肯锡公司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乳品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

从1999年至2009年,中国乳业由小变大,经历了发展的“黄金十年”,一大批民族品牌乳制品企业成长壮大。

此前,中国是贫奶国家,奶源分布不均衡,尽管内蒙古等地盛产牛奶,但由于牛奶保质期短而无法运达全国各地。2000年,蒙牛生产出中国第一包利乐枕牛奶,从此开启了中国乳业“西奶东送”的序幕。2001年,蒙牛率先倡导将内蒙古建设成为“中国乳都”,将企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今,走进蒙牛总部所在地和林格尔,这座十年前还是受风沙威胁的国家贫困县,已经草木苍翠犹如塞上江南,蜕变成西部百强县。

绿色竞争成为现实选择

“蒙牛成为世界级的乳品企业,这不仅意味着中国乳业已经成为世界乳业的一股重要力量,更意味着中国品牌下一步要从在国内占据优势向进军国际市场发展,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民族品牌要从牧场建设、产品发展和科技创新入手,不断夯实基础,在继续与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竞争的同时,稳步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提升中国乳品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在所有的竞争领域里面,食品市场是接受绿色理念最快、最广泛的领域。如果说对于其他产业而言,“绿色经济”还有很多“畅想”的成分,那么对于中国乳业来说,绿色竞争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蒙牛乳业总裁杨文俊说,从蒙牛企业本身的绿色实践来看,“绿色”短期是成本,长期是优势。中国乳业的下一轮竞争不再仅仅是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的竞争,更将是“绿色冠军”的争夺。

早在2008年,杨文俊就将蒙牛多年来坚持的循环经济和生态牧场升华为“以生态草原建设为基础,全力打造绿色和谐产业链”的“绿金理念”。在他看来,“向‘绿金’发展是企业的必由之路。创造‘绿金’不再是企业的一种道德成本,而可能成为企业兴旺发展的商业机会”。

绿色转变实现艰难长跑

奶源是乳业产品的生命,奶源是“绿色”的,乳制品才能是健康的,打好了奶源的基础,中国乳业才能实现“绿色复兴”。绿色奶源、绿色生产、包装和物流,在实现绿色转变的同时影响消费者,让消费者享用绿色产品、进行绿色消费,已成为全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杨文俊对记者说:“如果你下到市场一线去,就会发现,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已经在形成一种集体力量,呈现出星火燎原的趋势。”他表示,绿色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是一次艰难的长跑,需要一个企业有坚定的战略、长远的投入,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绿色已成为企业产品通行世界的“绿卡”。蒙牛把握住了这一发展大势,建设了11个万头奶牛超大型现代化牧场,率先实现了主体奶源向牧场奶源的转化。除大力建设生态草原牧场,打造中国乳业绿色经济样本,蒙牛还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方面累计投入超过4亿元,着力构建绿色工厂,建设国内领先的万吨级污水厂,将低碳环保融入“绿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专家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消费者必定会对乳制品提出更高、更多的需求。中国乳业要做大,更要做强。构建绿色产业链,实现绿色转变,将成为中国乳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