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大学使命和价值回归

2010-08-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仪垂杰 我有话说
大学之于社会的价值,正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大学崇高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担当,实践大学作为“人才培养摇篮、学术研究殿堂和社会责任化身”的使命和宗旨,是高等教育深刻的学术视野和恒久的价值追求。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前提

大学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社会需要。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轴心,大学在服务社会中获取生存根基,实现自我价值,已是不容回避的现实。而高校服务社会的前提,在于拥有科学合理的、适应并能引领社会发展的学科结构。历史和经验反复证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高校学科设置的活力源泉,高校的学科设置,应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高度契合。

50多年来,青岛理工大学在秉承探索发现与专业培养相结合的理念下,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主动对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了土木建筑、机械制造、能源环境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打造了“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岛示范中心”等一批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当前,为服务、引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学校仅仅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战略和构建“三带三区”总体发展思路,以科技研发为先导,在“蓝色产业体系”框架下,努力拓展学科发展新空间,着力在海洋环境混凝土材料、海洋防腐蚀聚脲材料、海水源热泵等方面形成学科特色和研发优势。

加大科研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是大学服务社会的直接途径

当前世界重要的专利发明越来越依赖大学的基础研究,许多重大的技术突破都是以大学校园内的知识探索为基础的。基于这种认识,青岛理工大学始终以探索发现真理为己任,鼓励并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探索性研究,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自2001年以来,学校5次荣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国家973、863、“十一五”科技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0余项。建立的热弹流润滑的温度――粘度楔理论,解决了困扰国际润滑界50多年的理论难题。“高温异质离散运动颗粒间传热传质机理研究”为高炉渣非水冲粒化的高温颗粒与生物质颗粒热裂解的关键技术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已不仅是知识创新的承担者,更应通过与产业界的互动,全方位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促进基础研究转化为应用、开发研究。作为将科研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优势的直接途径,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肩负的历史重任。在科研实践中,青岛理工大学一直注重产学研合作,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冶金机械、冶金节能和冶金环保等领域形成了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优势能力。学校与胜利采油厂的合作成果“特高含水期油田能耗预测评价及节能技术研究”,在中石化胜利油田、中石油克拉玛依油田推广应用;与济钢合作完成的“煤压机房噪声综合治理”项目,解决了大型煤压机噪声控制领域的技术难题。依托土木工程基础研究的优势,学校积极参与胶州湾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建设两大工程建设,承担的“海底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城市大跨度隧道结构抗渗、防腐蚀及高耐久混凝土研究与开发”“海底隧道引线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为两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近年来,学校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依托优势学科,着力构建两大平台。一是依托学校在冶金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研发特色和学科优势,推进“节能环保冶金装备工程技术研究平台”建设。二是依托学校土建学科优势,打造青岛市现代建筑设计产业经济区――青岛建筑创意产业园。

学校在加大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的同时,坚定履行大学使命。为了弘扬教育的公平正义,服务社会、关注民生,学校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部署和教育厅关于高校帮扶费县教育的要求,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山东华通路桥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员工努力,2006年在沂蒙革命老区――费县创建了“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开创了我国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服务社会的根本要求

当前,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再造运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整体推进。其目标在于:为社会造就一大批具备优雅文化素养和优秀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前者强调人文教育,着力塑造“人的精神”;后者借助专业教育,着力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这种思考,青岛理工大学在教育教学中,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了“七个结合”“六纵十横”体验式人才培养体系。

在塑造大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形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思想,确立了注重素质教育,涵养人文精神,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提高于一体,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培养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

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的所在。多年来,学校坚持实施创新教育,积极探索契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层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构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和运行模式,分阶段、分层次组织开展认识性实践、理解性实践、见习性实践和研究性实践。通过各层次社会实践的开展,使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增长见识、锻炼技能、磨练意志、锤炼本领,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者系青岛理工大学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