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申叫申鹏,看着也是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他从包里拿出一摞材料,除了“水面横行
愿望归愿望。科学来不得半点含糊。从发明成功到实际应用,这中间还需要一系列的科学实验。申鹏也明白这个道理,这些年,没有科研经费,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用几万元造出了四只艇,并进行了实际运用试验,他还拍下了照片,照片上的小艇确实在湍急的河流中安稳前行。可这样的实验,离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实验还有距离,但是,老申已经尽力了。
在我国,像老申这样的“民间发明家”还有很多,他们聪明、执著,充满热情,一门心思地搞发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然而,他们的生存状态却十分尴尬,生活中,他们往往被人认为脑子“一根筋”,有些人真的达到了“钻牛角尖”的程度,弄到倾家荡产的地步还不肯罢手。他们四处游说,却多是博得同情却难得到实际的帮助,他们的发明基本与国家科研经费无缘,而“草根”身份,又使他们的社会信任度很低,很难找到民间资金的支持。成为被到处踢来踢去的皮球。
对待这些找上门来的“民间发明家”,作为媒体记者,我们也经常帮助他们联系相关政府部门、群众组织。一些协会或学会也有苦衷,像这样的民间发明,没有完整的科研数据,也就无法科学鉴定,常常只能爱莫能助。那么,政府能不能建立一个机构,帮这些“民间发明家”一把呢,这种机构的功能,主要是对民间发明给予指点。民间发明多是实用技术发明,虽多数科技含量并不高,但其中不乏奇思妙想,通过一个机构的帮助,使那些有前景的技术发明获得指导和支持,这样就能使那些“小人物”们的聪明才智,变成财富造福社会。而对明显不可行的技术发明,及时给予劝阻,避免他们在这条艰辛的探索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建立这样一个机构,想来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他们个人,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