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莫斯科8月1日电俄罗斯人酷爱戏剧。戏剧这朵艺术奇葩在俄罗斯长盛不衰,并融入到俄罗斯人的生活之中。如今,仅在莫斯科,私营剧院就有上百家。它们规模并不大,却风格迥异,各自保留着独特的“拿手戏”。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俄私营剧院也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不久前,俄罗斯《独立报》采访了几位莫斯科私营剧院的老板和艺术总监,就下列问题提问:1.2008年秋危机发生后,票房收入和上座率如何?2.剧院采取了什么措施吸引观众?3.2009年,剧院是否有新剧上演?4.剧院何时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独立剧院设计”演出公司总经理马梅多夫说,危机导致票房收入呈波浪式下降。危机伊始,剧院刚好上演根据麦克・弗利因的剧本排演的“常规和非常规剧院”。幸亏在危机前就制作了服装和道具,否则该剧的演出将是“无源之水”。由于上座率骤减,剧院不得不将原计划的16场演出缩减为8场。但实践证明,危机是优胜劣汰的自然之法,现实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危机使许多电影演员失业,他们纷纷与剧院签约,走上话剧之路。莫斯科观众很“挑剔”,他们最看重的是好剧目和优秀演员。由于新生力量的加盟,不仅新剧目数量猛增,且演出质量也大大提高。如今,剧院的演出“一票难求”。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剧院减少了演出场次,从月均15至18场减少到10至12场。
马梅多夫还说,剧院并没有因为危机而降低票价。剧院的宗旨是以高质量的演出赢得观众。正因为如此,许多观众直接打电话到剧院购票,这样可节省不少手续费。剧院给演员的报酬也没有减少,剧院负责服装和道具的修理费。马梅多夫认为,应该学会在任何条件下工作,不能因循守旧。
“四重奏剧院”总导演兼“另一个剧院”艺术总监别特列伊科夫说,危机发生后,他就职的剧院上座率没有下降,票价也没下调,票房收入仍保持在原有水平之上。剧院以排演优秀剧目和著名演员的出色演技赢得上座率。“四重奏剧院”每两三年左右推出一部新剧,其中写剧本大约需要一年半左右时间,排练为一个半月至两个月,随后是演出季节。新剧演季结束后,剧院给创作人员放长假休整,以便他们深入生活,进行新的创作。
“阿尔特―21世纪伙伴演出公司”总经理罗别尔曼认为,总公司所属的地方分剧院票房收入和上座率有所下降。在剧院、面包和食品的排列顺序中,俄罗斯人首选剧院。好剧目上座率一直是百分之百。他认为,危机中的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危机使人头脑更清醒,更能区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在金钱和艺术面前,人们更加追求艺术享受。他认为,降低票价并不仅仅为了维持上座率,剧院有义务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计考虑。此外,剧院还应注意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利用危机来检验自身的“漂浮能力”。危机面前勇者胜,弱者败,这是自然规律。剧院坚持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态度,不随波逐流,不降低艺术水准。
“沃罗帕耶夫创作公司”总经理沃罗帕耶娃说,2009年2月票房收入减少了30%。剧院没有降低票价,因为原来的票价就算不上高。在危机条件下,观众肯定要减少,剧院随行就市减少了演出场次,但没有取消到外地的巡回演出,只是地方上的演出公司不太善于运作,演出的时间受到一些重要活动的冲击和影响。剧院在莫斯科有固定的剧票发行体系与合作伙伴。现在,有的同行怨声载道,有的同行沾沾自喜,重要的是要善于分配力量,适时上演新剧目,同时,应清楚本剧院固定观众的喜好和实际支付能力。最关键的是要有精品意识。1998年俄国内发生了金融危机,其程度远比现在严重的多。不管危机多么严重,只要是优秀剧目,剧院就会门庭若市。
图为瓦赫坦戈夫剧院。
链接
瓦赫坦戈夫剧院简介
Е・Б・瓦赫坦戈夫创建于1913年的戏剧讲习所。1921年11月3日改名为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三实验培训所。1922年演出C・戈齐的《杜朗多》,大获成功,从此形成剧院追求情感真实和鲜明舞台形式相结合的艺术风格,演员的表演也重视外部造型的表现力。1926年更名为瓦赫坦戈夫剧院。剧院主要演出现代剧和革命历史题材剧。上世纪20~30年代著名剧目有:谢芙琳娜的《维里尼娅》,拉甫列尼约夫的《决裂》,М・高尔基的《叶戈尔・布雷乔夫》,波戈廷的《带枪的人》。卫国战争时期,剧院转移到奥姆斯克市,1942年演出了卫国战争题材的名剧《前线》和《俄罗斯人》。
二战后的剧目题材趋向多样,有写伊凡雷帝的历史剧《伟大的国君》,有反映现代生活的《马卡尔・杜勃拉瓦》,有中国戏剧《白毛女》,也有从俄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白痴》等,但影响较大的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演出的两出现代戏──《厨娘》和《伊尔库茨克的故事》。瓦赫坦戈夫剧院于1946年获劳动红旗勋章,1971年获列宁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