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年科技的世博印记

2010-08-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致真 我有话说

编者的话世博与科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引发我们对城市未来的无限遐想。

科技,让城市流光溢彩,让城市生活舒适便利。今天的城市已经是全世界约50%人口生活的地方。回首城市的发端与成长,每一步都深深烙刻着科技进步的足迹。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科技、新兴科技与尖端科技更是让城市成为现代文明的集中展示地。未来,科技将引领城市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科技又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怎样的改变?这是置身于世博会国度的人们关心的话题。今天,让我们徜徉世博,感受科技的魅力。

“科学”和“艺术”在历届世博会上都是“一炉共冶”的。然而用社会进步的眼光来审视,艺术虽有流派和风格的变迁,却很难说后世艺术家比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更进步,但科学的领域却完全是另一番情景了。当年世博会的“种子”日后长成“参天大树”,当年世博会的“滥觞”最终变为“巨流长川”。科技进步正是世博会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而历届世博会又恰好留下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清晰脉络和完整框架。

世博展示了每个时代的伟大发明

历数那些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发明,几乎都是首先在世博会登台亮相,后才风靡全球的。有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电报、电话、电灯、留声机、无线电的发明者都是早期世博会最耀眼的明星,但莫尔斯、贝尔、爱迪生、马可尼们所关心的只是如何“让电流干活”,至于电究竟为何物,那是法拉第、赫兹、汤姆逊和麦克斯韦们的事。因此世博会很大程度上是发明家和企业家的舞台。然而科学理论如果不从实验室的象牙塔中转化为面向市场的实用技术,将永远无法变成生产力并造福人类。

世博会留下了许多“世界第一”,人们熟知奥迪斯“安全电梯”和莫尼尔“钢筋水泥”一举成名的故事,惊叹巴贝奇差分机的智慧,敬仰本茨和戴姆勒“始祖汽车”的殊勋,同样津津乐道于蒂芙尼“钻石之王”和劳尔兹镀银餐具的佳话。从鲁米埃兄弟的电影、柯达公司照相机到美国无线电公司的电视机、从跨越生命全过程的婴儿箱、铁肺、X光机到火葬炉,从雷明顿打字机、胜家缝纫机、“元音”牌洗衣机、科克伦洗碗机到吸尘器、电冰箱、空调机。直到萨克斯管、拉链、明信片、铅笔、圆珠笔、尼龙、鲁比克魔方,乃至蓝带啤酒、热狗、冰淇淋、爆米花、口香糖,以世博会为“跳板”走进大众生活的“好东西”是一份厚厚的清单。连公共厕所也是从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里诞生的。如果把一种发明看成文稿和排练,到世博会展览才是最高规格的发表和公演。

蒸汽机、火车头……早期世博会的“大家伙”

“以大为美”的理念几乎贯穿了早期历届世博会。从世界最大的考利斯蒸汽机、埃利斯蒸汽机、克鲁梭气锤、“十足类”火车头、威斯汀豪斯发电机和通用公司电动机,到数层楼高的管风琴、天文望远镜乃至克虏伯大炮,都隐喻了科技的强大和人类的力量。50英尺高的汽车、80英尺高的轮胎、14吨的打字机、数英尺直径的大灯泡,甚至用1万头牛的奶制成22000磅的大奶酪,都让“好大喜功”的人们感受到“格列佛漫游大人国”的愉快。

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陶甚至改变人生的轨迹。18岁的诺贝尔参观1851年伦敦世博会,对科学的向往压倒了对文学的迷恋;布鲁奈尔和鲁赛尔就是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结识后,敲定了建造“大东方”号巨轮的方案;从斯德哥尔摩赶到费城参加1876年世博会的安德鲁受到美国飞行家怀斯的启蒙,成了瑞典热气球航行的先驱;幼年的福特因父亲参加1876年费城世博会而爱上机械,1893年专程奔赴芝加哥世博会并见到戴姆勒的汽车后,激发了最重要的灵感。

世博会的思想成果远大于实际展示

世博会对现代科技发展最深远的影响也许还不是那些“多如恒河之沙”的展品,而是推进全球科技交流的国际活动。

1867年巴黎世博会展出了各国钱币和量具,法国“末代皇帝”拿破仑三世的一大善举,便是亲任主席召开了历史上第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世界货币大会”并试图统一度量衡。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国际会议开始系列化,农业和森林、鸟类保护、国际医学大会、国际气象大会、战争时期志愿救护者大会等分别举行,最重要的成果是国际专利大会颁布的第一个国际专利保护法,为全世界制订意义深远的“游戏规则”。

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由法国作家雨果发起的著作版权保护大会直接带来国际版权法的诞生,国际邮政大会整合了各大洲封闭的通信体系,国际盲人大会则推广了世界统一的“布来耶盲文”。

1889年巴黎世博会闭幕后更留下了两件“无价之宝”,那便是世界计量大会用90%铂和10%铱合金制成的“米原器”和“千克原器”,从此以后,1米到底有多长、1千克到底有多“重”,全由这两个“命根子”说了算。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重大突破是建造了专门的“世界会议辅助楼”,众多行业纷纷在世博会期间成立协会、签署条约、发表宣言,成为历史上最朝气蓬勃的“文山会海”。

世博会是人类最大的科普课堂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为期一周的“世界艺术科学大会”则请来了彭加勒等200多位最负盛名的科学家,举行了24类128个分会,留下了15大卷煌煌文集,成为当年人类知识的总汇编。大会教育部长罗杰斯说,“世博建筑和展品都会消失,而思想成果将永世长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博会是规模最宏伟、吞吐量最巨大的科技馆和科普课堂。除了展览最新科技产品,世博会历来注重演示生产流程。从信封、肥皂、牙膏、火柴、玻璃、啤酒、罐头、砖头、皮鞋生产直到橡胶制造、汽车装配、汽油提炼,让公众知道柜台和商店里的东西从哪里来;展馆里仿真的玻璃蜂房、开动的透明蒸汽机、血脉奔流的透明人、结构完好的透明电话、电视、汽车等,让观众懂得了种种“暗箱”里的玄妙机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尼亚加拉水电站、胡弗水坝、阿尔卑斯隧道等活动模型,则让人对这些巨大工程豁然于目和了然于心。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以科学为主题,美国第一个天文馆在这里对公众开放,200英尺高的“温度计大楼”数里可辨,科学馆里数百件展品全由科学咨询委员会甄选,分为数学、生物、地质、物理、化学、医学6大类。新问世的门捷列夫周期表、经典的地质年代钟、侃侃而谈的机器人,直到原子结构和爱因斯坦相对论,让“门外汉”也能流连忘返。最叫人兴趣盎然的展品是历史上6种著名的“永动机”,它们作为“伪科学”的秘密在公众面前暴露无遗。

历届世博会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对科学的热情和向往。许多世博会建筑日后成了科技馆,当年的展品也成了珍贵的馆藏。1928年成立的国际展览局负责审批世博会和东道主城市,并将世博会划分为“综合类”和“专业类”。展现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世博会百年来一直是人类文明最顶级的舞台和擂台,而科技是世博会上一比高下的核心实力。

中国与世博的复杂情缘

提起中国和世博会的百年情缘,不禁会涌起无尽的思绪和复杂的情感。“桃花源中”的满清朝廷曾把世博会当作无聊的“赛珍”和“炫奇”而不屑一顾,此后又全权委托外国人把持的海关筹备参展。公平地说,这些最早的“洋代理”对中国走向世界不无贡献。但历届世博会上可见中国送展的小脚造型、鸦片烟枪、枷锁刑具、鬼判地狱等“痈疽之物”,以迎合西人猎奇之心并反衬“列强”的文明进步。不请自至的闲散游民则时常现身于世博会各逞其能。多少中华热血儿女耻悬眉睫,感叹“我国赛品之丑,奚啻天壤”,但世博会是国家的缩影,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祖国如何能在世博会上光彩照人?

怀着一腔忠愤的实业家和读书人曾苦心甄选、万里迢迢将中国的精华送到世博会,希望为东方这片土地争光。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中国商人徐荣村的荣记湖丝获得大奖,此后颐生酒、茅台酒、张裕葡萄酒、常州梳篦和不少工艺品与原材料多次在世博会赢得殊荣。鲜为人知并值得大书一轴的是,1884年美国新奥尔良世博会上,中国送展的棉花压倒群芳,特别关于种植、纺织全过程的实体模型和中英文对照的展品简介,征服了所有同行和观众。美国学者坎德尔在《新奥尔良历史》一书中写道:“这是整个世博会的最优秀的展览,足以让自夸先进的欧美国家无地自容。”中国总算在世博会“讲台”上风风光光当了一回“先生”,向各国公众普及棉花栽培技术和农业科学知识。

人造卫星、三峡工程、信息高速公路……世博会上“中国龙”的姿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次莅临,赋予了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博会特殊的意义,观众要排上4小时的队才能进入中国馆一饱眼福。此后历届世博会中国馆总是人气最旺的展区并多次评为五星级展馆。除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馆的新气象是环幕电影、长征火箭、人造卫星、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信息高速公路,世界收到的最强烈信号是中国科技腾飞。

一百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怀里揣着的梦想,便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尊严而强盛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却无法描述。于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最朴素和直观的标准――中国能堂堂正正举办一次世博会。可以理解,为什么2010年上海世博会如此牵动炎黄子孙的千千心结。先贤先哲地下有知也会喜泪满襟,奔走相告吧。中华民族应该时来运转了,中国人的出头之日应该到来了!

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进步永远是世博会的灵魂。世博会将向何处去?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许会有新的惊人揭晓,并且树立新的时代典范。(摘编自电视系列片《世博会的科学传奇》第一集)

1851年伦敦世博会阿尔伯特亲王观看伦敦新闻现场印刷演示。

1862年伦敦世博会获得大奖并在此后4届世博会连续获奖的“元音”牌洗衣机。

1939年纽约世博会爱因斯坦乘坐过的旋转赛道汽车。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展区。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展出航天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