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宣战,同日,意大利、罗马尼亚也向苏联宣战,6月
战争初期,由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且苏联对战争准备不足,德军在战场上频频得手,苏联红军则实行战略退却。到7月中旬,斯大林格勒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7月15日,斯大林格勒城防委员会决定疏散国家银行的珍宝,紧接着又决定疏散军工企业甚至军区军官的家属。7月18日,斯大林格勒州委和市委第一书记丘亚诺夫发表告市民书,称斯大林格勒已不再是大后方,由于敌人在坦克和飞机数量上占有暂时的优势,居民必须全力以赴做好战争准备。但是,就在这一天,斯大林格勒军区司令部却撤离了该城。斯大林格勒居民中弥漫着恐慌情绪。
7月19日夜,斯大林打电话给丘亚诺夫,命令军区司令部立刻返回斯大林格勒,必须克服恐慌和撤退的情绪,决不能把斯大林格勒让给敌人。第二天早晨,军区司令部迁回斯大林格勒。随着战况的日益严峻,7月28日,作为最高统帅的斯大林发布227号命令,这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不许后退一步”。
斯大林决定让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与纳粹德国决战。希特勒也命令第六集团军司令鲍卢斯务必拿下斯大林格勒。这种决战态势主要是由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决定的。斯大林格勒是苏联的工业重镇,主要军工基地之一,许多著名武器,比如著名的T―30坦克就是在这里生产的;从这里沿伏尔加河很快可以抵达里海和高加索地区,而高加索的石油是前线必不可少的军需物资。这些因素决定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必然是残酷的和血腥的。
斯大林格勒人很快克服了恐慌情绪,开始进行战争准备,从伏尔加河岸边到城内修筑了层层防御工事,男女老少决心用鲜血和生命保卫斯大林格勒,保卫祖国。
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总共进行了近200天,敌对双方投入200万以上的兵力。纳粹德国倚仗空中优势,对斯大林格勒进行了密集的轰炸,斯大林格勒军民进行了英勇抵抗。马马耶夫高地位于伏尔加河岸边,这里的战斗尤为惨烈,控制这个高地就可以控制伏尔加河主要的渡口。苏军为控制这个高地共牺牲7000多人。在激烈的交锋中,斯大林格勒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都成了战场。
1943年1月31日,德军司令鲍卢斯元帅被俘。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联人民的胜利而告结束。敌人在这场战役中死伤和被俘总数达150万人,占其在苏德战场兵力总数的四分之一。斯大林格勒战役彻底扭转了苏德之间甚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力量对比。
战争结束后,斯大林格勒剩下一片焦土,城里没有一栋完整的建筑,只有一棵白杨树在经过战火的洗礼后依然保存下来。现在这棵白杨树已经成为主要的历史见证。
在战后城市恢复过程中,有人建议将斯大林格勒部分地区的战争废墟作为博物馆保存下来,但是斯大林格勒人民只在伏尔加河岸边保存了一座饱受战争创伤的建筑,留给后代去回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祭奠为保卫家园而牺牲的英雄。
60多年过去,现在的伏尔加格勒人民在享受和平生活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过去,城市的街道、花园、林荫路的名字大都反映了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回忆。在当年战斗最为激烈的马马耶夫高地,政府修建了卫国战争纪念陵园(见图)。巨型雕塑“祖国母亲”、大片的浮雕、长明火和镌刻着英雄名字的光荣榜,表达了人民对英烈的敬意。
(本报莫斯科8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