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曾繁仁教授从生态美学的视角讨论了“自然美”的问题。他指出,从生态美学的角度
长期以来,“人化自然”曾经是在中国美学当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当中改造自然、改造自身,并对这种改造的结果产生一种欣喜之感。曾繁仁认为,从美学理论的角度看,“人化自然”的说法当中包含着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从事实的角度看,人化的自然并不都是美的,大量的过度的人化是不美的,现实已经让我们看到很多的教训了。因此,要提倡生态现代化,也就是生态文明建设。
那么,我国如何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完成生态的现代化建设?除了要重视政策、科技的支持之外,还要改变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式。中国人要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这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文化维度,也是生态美学的重要意义所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在会议研讨中提出,要把城市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的、健康的、能够呼吸的生命体。
吴良镛在题为《人居环境的最高艺术境界》演讲中指出,人居环境是“时间―空间―人间”之交织,是“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美的欣赏和艺术创造”,包含了文学家、艺术家、风水师、匠人乃至帝王、官员、僧、道等等创作。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具有“美善并举”的特点。例如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白居易和杜甫的草堂,刘禹锡的《陋室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都表明美好的人居环境同时具有崇高的道德教化作用。
吴良镛指出:“当今,除了更加洞悉全球的科学、人文、艺术方面的成就、矛盾和问题外,应当对本国的人居环境遗产,包括物质、精神、道德教化、人工与自然的结合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再发现、再研究、再创造。”
(本报北京8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