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灵性葡萄

2010-08-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长 我有话说

大多数人对葡萄的认识始于水果,继而酒,终于与之相关的文化。葡萄是一种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喜欢阳光水份,但不荫蔽,不贪多。它不怕大冷大热的温差,更不需肥土沃壤,最适宜生长在布满沙砾、碎石的干热河谷,这就注定了新疆是最佳产地,而在长江流域,雨量丰润,土地肥沃,更适宜稻谷生长。只有在具有气候和植物

多样性的长江上游云南,才生产好葡萄和好葡萄酒,这是长江母亲的又一骄傲。

史学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古代波斯,是唯一可以天然发酵的酒。之所以今天以法国为代表的葡萄酒业如此兴旺发达,是因为历史上多次战争、移民,把种苗和酿酒技术传至欧洲。初至埃及,然后希腊,再由罗马人带到法国高卢。好酒的罗马人占领了法国之后,法国才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有人说,罗马人是将炮火和酒壶一齐带上了战场。

汉语中何时出现“葡萄”一词?据希腊学家罗念生论证,此语源于希腊文“Botrytis”,汉学家劳费尔则认为是波斯语“Blldawa”的译音。时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38-119年)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国(今东亚费尔干那盆地一带)移来种苗,请来酿酒师,第一株葡萄(当时写作“蒲桃”),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魏文帝曹丕吃了葡萄和喝了酒后也在《群医诏》中赞美它“冷而不寒,味长多汁,除烦解渴,又酿以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至唐代葡萄酒业达到一个辉煌鼎盛时期。“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萄种于苑,并得酒法,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醒醐,长安始识其味也。”(《南部新书・丙卷》)“高昌”即今新疆库车一带。脍炙人口的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写尽了葡萄酒在唐代的影响。那是“醉卧沙场”或战死沙场都要喝的。“长安始识其味也”,葡萄酒从皇宫走进民间,中国人真正认识葡萄酒妙处看来还是在唐代。自然,那时尚为蛮荒之地的云南是没有葡萄的。云南出好葡萄和好葡萄酒是近代或当代的事。

这串有名的葡萄叫“玫瑰蜜”(R O SE H O N EY ),最早生长在金沙江北岸的高山峡谷一个叫“茨宗”的地方。18世纪中叶,一个富于献身精神的法国传教士,出生入死,历尽艰辛,把法国上好的葡萄良种“玫瑰蜜”和《圣经》一道带到了茨宗。当法国葡萄酒在省会昆明还不知其为何物时,在中国这个人迹罕至的高山峡谷里已经在喝“玫瑰蜜”法国红酒了。随着传教士执着的信仰,《圣经》和葡萄苗又被他们从滇西北的峡谷经昆明沿滇越铁路带到滇南的干热河谷,开始了云南葡萄和葡萄酒的新传奇。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位被下放到弥勒县东风农场“改造”的农业专家,有次外出劳动时,偶尔看到路边结着一串当地老百姓叫“紫葡萄”的小粒葡萄,酸甜适度,芳香扑鼻。老专家留过洋,突然想到给法国带来巨大财富和声誉的法国葡萄酒,有种直觉:这不是当地品种。当他得知这里早先曾来过法国传教士,更验证了他的猜测,当即请人把葡萄带到昆明鉴定,最终证明它确实就是法国的优良葡萄品种“玫瑰蜜”。并且由于欧洲的一次生态灾难,已在法国绝种,是传教士又把它带到了这个地方,因无人推广、种植,任其自生自灭。此后,不知哪位领导还有点远见,下令在种包谷、烤烟的同时,开始种葡萄,还成立了一个葡萄酒厂。可惜在那个年代,酿葡萄酒谈不上工艺,更无市场。当地人从不喝这种带酸味的酒,他们要喝白酒,而且是在早上。当地那些撒尼、阿细汉子常就着羊肉汤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叫“喝早酒”。“玫瑰蜜”酿出的酒没人喝,才开始生产就奄奄一息,就像在这个劳改农场里被“改造”的“右派分子”,刚把种苗培育出来,又一个个萎毙在这块土地上了。

改革开放,那株来自法国的葡萄“玫瑰蜜”,于一夜之间在弥勒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突然酿造出一个芳香醇美的神话,弥勒人种葡萄了!并且短短十二年,弥勒的葡萄酒居然发展成云南的支柱产业。“玫瑰蜜”毕竟是法国人带来的。可不可以自己培育一种像“云烟”那样无法取代的本土优良品种呢?终于在一个四万亩葡萄早已收完的某年秋天,人们发现还有一串葡萄孤零零地挂在那里,大老远就闻到它那股仿佛高原阳光和这片热土混合的特殊香气。一枝本土新品种葡萄被发现了!移植、扩种、并定名为“云中舞”。有远见卓识的业内人士认为,当“云中舞”酿成红酒时,中国乃至世界也许会为它陶醉。

这串“云中舞”有可能是在上万亩多个品种的葡萄生长过程中自然杂交而成的新品种。不知为什么却让我想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种植最好的葡萄而倒下的那批拓荒者,他们的血,他们的肉……“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云中舞”,这几字取得多好!“忠魂”是那些直到死都忠于这片土地的灵魂,他们把名字留在纪念碑上,血肉之躯化作葡萄……

住葡萄园里空气中会不时飘来葡萄香和酒香。早上醒来还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鸟叫,特别是斑鸠,“咕嘟嘟-嘟”一声接着一声,非常亢奋,仿佛也喝了早酒。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