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高等学校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可以用四句话来
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与发展战略
办学理念是对办学策略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指导思想等。它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办一所大学首先定位要准,否则容易导致办学目标和工作思路不清晰。办学定位并不是某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与一所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主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在一所仅有本科层次的高等学校,办学层次定位就只能是教学型而不可能是教学研究型,更不可能是研究教学型或者是研究型。
一所大学不能没有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它是根据办学定位和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指南,办学思路依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思路贵在准确、清晰和中的。
师本、生本与人本关系
在教育研究中,近年来关于师本、生本与人本关系问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郭思乐说,教育“本体的寻找受许多因素支配:认识地位、视角、专业知识等等。而归结起来,最大的类本体,就是师本教育体系。我们把为教师的教育设计,误以为是为学生的教育设计。因此,不解决是进行师本还是生本教育的问题,不可能真正实现‘为了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师本教育体系”的确存在。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理论,实际上是把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程式化了。不过,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有问题,罗杰斯所谓“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的说法”值得怀疑。既然“师本”是针对教学过程来说的,那么它与“生本”的关系也就不难区别了。“师本”强调教学过程;“生本”强调教学目的,两者讨论的前提条件并不一致,因而不便比较。就教育过程而言,单提哪一个方面都不恰当,二者应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来看,强调“以生为本”这个核心应当是可以的。
不论以生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从实际情况看,常常有“无人”教育的情况。无人的教育是怎样的?笼统地讲,是重科学而轻人文,重理性而轻情感,重控制而轻关怀。
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加强素质教育
首先要重视文化经典教育。在当今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里,文化经典教育大有淡化甚至取消的趋向。事实上,传统文化经典永远也不会过时。据说,由企鹅USA出版社出版的老子《道德经》,近些年特别畅销,荣居美国畅销书前列,并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ll位。美国数学家麦克・哈特在《人类百位名人排座次》一书中,将老子排在第75位。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其次是要坚持显隐并重的课程形式。素质教育内容不仅要通过传统的显性课程来传授,而且应注意通过耳濡目染的隐性课程来实施。知识可以从课堂教学来,但人的素质却不能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得来,而需要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
最后是要坚持素质为本、德育为先。二战以来,在发达国家首先表现出的科学综合和行业综合的趋势愈来愈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减少专业数量,提倡学科交叉,增强课程间的融合,关注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发展的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人的素质如何自然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在人的所有素质因素当中,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做人”的灵魂。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才能以“德”的力量驾驭自己的发展方向。
专才、通才与善于创新的人才
本科教育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这个“钟摆问题”在我国大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
我们知道,在人类早期教育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局限和科学技术的不发达,学校教育培养的是所谓熟知“七艺”的通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学科分化和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学校培养的人才也越来越专门化。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社会在高度分工的同时又高度综合,通才教育又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这种大学人才观“钟摆现象”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实际上,在专业教育中,既可以培养专才,也可以培养通才;同时,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也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就是说,专业教育不等于培养专才;普通教育不等于只能培养通才。问题是,专才与通才之争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善于创新应是素质教育应有之义。当今时代是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知识创新就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于是,有人提出大学应将培养善于创新的人才放在首位,似乎近些年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就只是打基础,只是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没有关系的。
人们之所以在此一问题上存在误区,关键在于:第一,未能正确认识素质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美国曾对1300名科学家做过五年调查,对他们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有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是具有素质厚实的通才。第二,对素质教育本身存在片面理解。虽然,我们已经明确创新与素质教育有直接关系,但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并未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得大学素质教育大都还停留在较低层面,往往只是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提高机械使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大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力。
从“合格产品”、“用户满意”到人本发展质量观
既然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生为本”,那么,质量观问题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重要课题。
唐玉光等著《高等教育改革论》专门谈到“高等教育质量新概念”问题,有云:“21世纪质量新标准:从‘合格产品’到‘用户满意’。20世纪的质量观念简而言之是‘合格’……在21世纪,顾客的价值期望出现了变化,他们的要求是:本质上完美、经济上人人买得起、功能则由使用者来决定,质量的最终标准将是‘用户满意’”。
那么,怎样才是“合格”的或“用户满意”的呢?笔者以为,最根本的问题是要了解大学的根本任务究竟是什么?应该说,大学为社会服务并非是首要目标,其根本任务是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和谐发展、具有类主体形态特征的人。
大学人才质量观与大学人本教育开展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有时候甚至是起决定作用的。当前,除了以上“合格人才”、“用户满意”等质量观以外,至少还有如下质量观特别不利于实施人本教育:认为大学人才必须解决“教育商品”的“无效供给”现象,大学人才质量是“适应性质量”,就业率就是大学人才质量的生死关等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推进之今日,大学人才质量观的功利主义倾向似乎正愈演愈烈。但笔者认为,大学人才质量观的衡量标准必须是以人本、生本发展为核心和前提的,舍此别无其他。
(作者系湖南文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