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七夕 文艺精品角逐“山花奖”

2010-08-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李韵 我有话说
本报东莞8月16日电今天,广东省东莞市望牛墩镇的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民间七夕文艺精品汇聚于此,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展台上,那些用谷粒、米粒、瓜子等日常食品制作而成的各种手工艺品,其精美程度令人惊叹。用开心果壳制的腊梅、白米粒砌的菊花、洋葱衣作的莲花、鸡蛋壳做的灯盏,还有
用泡沫塑料做成的各类水果,每一种都那么逼真,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今天开幕的首届中国(东莞・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节的现场。记者注意到,各地选送作品的题材丰富,制作技艺高超,极富民族和地方特色。如广州市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选送的“贡案”作品,再现了广州西关“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场景。而广东湛江市选送的作品则整合了湛江地区六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名录:有“东方一绝”美称的东海人龙舞、被称为“舞蹈活化石”的湛江傩舞、也有被誉为“东方隐蔽艺术”的吴川飘色、有名扬海内外的遂溪醒狮、也有集武术、舞蹈于一体的廉江舞鹰雄等。

据了解,文化节吸引了全国25个省份53支队伍参加,既有远道而来的西藏、新疆朋友,也有“乞巧”名声享誉海内外的广州珠村、黄埔等地的队伍。为期三天的文化节,除了展示各具特色的七夕手工艺品外,还举行全国乞巧赛艺比赛,16个省份的26支队伍将同台比拼,前三名将入围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这一奖项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

本届文化节以“梦圆七夕节、情定望牛墩”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七夕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民间民俗活动、民间艺术的挖掘、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爱上传统节日。为此,文化节还特别安排了一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内容,包括亮点纷呈的开、闭幕式文艺晚会、中国七夕文化论坛、全国七夕风情楹联征集展览、七夕贡案制作流程展示和体验等,将全国各地富有特色的民间七夕文化精髓荟萃在望牛墩。

望牛墩镇始建于宋,位于南粤莞邑之西。自五代以来民间就有过七夕节“做贡案赛巧”的传统习俗,乞巧风俗历史悠久,荣获“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之乡”称号,七夕贡案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