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北大、清华的只是“一流的考生”

2010-08-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钰琳 我有话说
每年,北大和清华及全国各地区、各中学热炒状元的现象,折射出我国的教育“分数至上”――以单一的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现象仍很严重,各大学推出的自主招生、中学?长实名推荐等等,表面上说是多样录取的高考改革举措,其实质仍然是没有脱离争夺高分段生源的一种策略。北大和清华争夺了更多高考状元及高分段生源就能培养
出一流的人才吗?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及黄全愈教授在他的教育文集中是如何回应的,以此来说明中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的急迫性及其改革思路。

有一次,北大附中组织全国理科实验班的同学去中关村参观美国贝尔实验室在北京的基地,接待我们的基地主任是一位美国博士,他介绍说:“贝尔实验室建立起来后,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比如半导体晶体管、激光技术、数字通讯等等,还拥有了七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两名是华裔的科学家,他们就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朱棣文、崔琦。”这位主任还说:“根据许多科学家的评审,最后评选出20世纪的100项重大科技发明创造,我们贝尔实验室就占了十分之一。”贝尔实验室的参观活动对同学们的触动很大。在回校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许多同学都在问我:“校长,为什么我们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校长,为什么我们中国科技成果不如美国一个贝尔实验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提的问题很好、很尖锐,我想关键是我们在科技领域里缺少一大批世界一流的人才啊!”同学们听了我的回答后,接着又问道:“我们中国人并不笨,为什么不能成为一流人才?”“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不都是高分的优秀生、一流学生吗?为什么不能成为一流人才?”同学们提出的“一流的学生进了北大、清华,仍然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来”的问题,让我思考了很长的时间。

一次,我参加中央电视台“素质教育大家谈”专题节目录制时,遇到了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学博士黄全愈教授,我向他问了同样的问题。黄全愈教授听了我的问题后,想了想,然后说:“赵校长,这个问题我一下难以回答清楚,让我好好思考后回答你。”

后来,黄全愈教授的《你离美国大学有多远――高考在美国》一本书出版了,黄全愈教授在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能否成为一流大学,影响的因素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看你怎么招生,招什么样的学生。”“以高考的考分为录取与否的唯一标准,选出来的是一流的考生。”“一流的考生中有一流的学生,但一流的考生绝对不等于一流的学生。”“即使我们有了世界一流的教师和教学设施,但因我们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我们招不到一流的可塑之材,也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在一次座谈会上黄全愈教授曾说道:“中国教育评价制度中,太看重学生书面考试成绩的分量,甚至到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程度,许多学生往往是一分之差未上北大、清华这些著名学校,用这种唯考试成绩来评价和选拔学生的教育制度,必然把学生引向追求考试的分数上来,学校也甚至到了牺牲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而片面追求高分的境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考上了北大、清华,也只能称为一流的考生,而不一定是一流的学生。既然,进北大、清华的学生只是一流的考生,而并不一定是一流学生,按一流人才必须具备的创造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来衡量,必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很显然,黄全愈教授是从评价标准这些教育的源头上找到了问题的起因和答案。他说:“在美国也有‘高考’成绩,那就是大家知道的SAT测试成绩,满分是1600分,是英语和数学两科加和的成绩,每年全美国约有500名学生获得满分,相当于中国的状元。但是,美国高校把这个分数只看成是评价和选拔学生的一个方面,另外还要看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如果这些能力和综合素质比较弱,即使是状元,也要被拒绝,于是出现了许多状元被著名大学拒绝的现象。”他列举了美国哈佛大学1996年拒绝165名状元的事例后,强调说:“我认为在中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对教育评价体系和高考制度进行改革,让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培养和选拔出来的学生才具备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才是真正的一流学生,他们进了北大、清华著名大学经过进一步培养,就有可能成为一流人才。”对比中国著名高校北大、清华争抢状元,炫耀录取多少名状元的现象,不能不看出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和高考制度与选拔一流学生之间存在多么大的差距!黄全愈教授说的“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和高考制度制约着中国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说得是深刻和中肯的。中国要培养优秀人才,特别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就需要用创新的智慧去深化教育改革;要深化教育改革,必须抓住制约优秀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教育评价体系和高考制度进行改革。

黄全愈教授的教育文集共有10本,大部分我都拜读过,由于他视野广阔、高屋建瓴,对教育的本质理解是很深刻的,其中很多教育观念发人深省、令人震撼。由于他有中美教育的亲身体验,对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及提出的改革思路也是很有价值的。《黄全愈教授教育文集》的出版,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教会精神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简介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家。现任迈阿密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客座教授。长期奔波于中、美两国教育界,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所著中美教育比较系列图书,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反响。特别是《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素质教育理念对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次文集出版,系作者所有教育理念和教育观点首次集中推出。

《黄全愈教育文集》共有10本,我们特别推荐以下三本:

1、《你离美国大学有多远――高考在美国》

作者通过儿子及其同学参加美国高考的经历,介绍了美国高中生是如何考大学的。

2、《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

作者强调,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自我教育,将孩子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3、《家教忠告――素质教育在家庭》

本书以座谈的形式,通过一个个话题,回答诸如“做父母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等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黄全愈教育文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