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启蒙理性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内在维度,缺失这一维度则无法完整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德国浪漫派不是非理性、反动的,而是反思和批评启蒙理性主义的弊端并与之竞争的一种现代性理论。以马克思的老师A・施莱格尔的《启蒙运动批判》一文为例来看,浪漫主义批评启蒙理性主义的要点有两方面:一是
《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刘森林文
中国国际法研究反思
中国的国际法研究,在取得值得关注的进展的同时,也存在未能深入探索国际法实践前沿问题、未能充分体现中国立场、未能充分论证、遵循学术规范的问题。这些表层问题的深处是中国国际法教学的薄弱、学术传统的缺失、实践部门与理论研究的制度性疏离、学术评价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国际法研究队伍风气的整体浮躁以及由于英语霸权而导致的中国国际法研究与外界交流的不足等因素。必须在学术制度、学术氛围、学术队伍和学术基础等多个方面提升中国国际法的研究,通过方法自觉、瞄准实践、深入挖掘等方式来推进中国国际法的发展,使之符合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趋势。
《政法论坛》2010年第4期何志鹏文
生态问题如何成为一个安全问题
安全化是理解非传统安全概念和安全内涵拓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和关键性步骤。生态问题的安全化过程最为醒目,它通过政治议程和科学议程在事实上清楚说明了生态问题由公共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的过程,以及生态价值受到威胁处于危险境地的客观状态,同时在理论上体现了解读安全的第三个层面,即除客观和主观层面之外的主体间性,使安全问题呈现为“安全性”、“安全感”和“安全化”三者互动的新状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王江丽文
农村居民人情消费行为的特征与基缘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回顾有关人情和人情消费研究的基础上,以豫南杨集村为例,对我国农村人情消费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发现近年来人情往来的对象范围逐渐扩大,人情消费的名目增多,消费方式呈货币化的趋势,总的消费数量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我国农村居民的人情消费行为既有源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村落”文化的传承,又有中国社会现实带给中国农村居民的“挤压”的结果。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背景铸就了中国农村居民有别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行为的独有基础与缘由。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金晓彤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