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刑事法学发展的方向。5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在探索刑事一体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报今日刊登该院院长、著名刑法学家赵秉志教授的这篇文章,以期对刑事法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法治的进步离不开学术的进步,而学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科研机构的推动。对此,我们将在“法学院”这个栏目下,予以持续关注。――编者
时光在忙碌者的世界里总是流逝得太快。斗转星移,五度春秋在弹指间走过,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刑科院)迎来了建院5周年的时刻。此刻,我们内心不禁泛起阵阵涟漪,萌发出一份回望之心。我们是该抽出点时间,回首走过的道路,展望将履的前程。
(一)
心胸有多宽广,世界就会有多辽阔;思想有多深邃,事业就能有多辉煌。在从事刑事法研究的生涯中,我们深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刑事法研究在世界上缺乏应有的地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于缺乏科学的刑事法研究发展理念,没有确立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发展目标。
在我们看来,要使我国刑事法研究在世界刑事法研究之林取得与发展中大国相称的地位,必须树立以刑事法学事业发展为重的大局意识,必须走科学、和谐的刑事一体化道路。刑事法实践本来就是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并行,刑事立案、侦查、起诉、审判与刑罚执行继起,犯罪预防、犯罪惩治与罪犯矫正并重的法律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刑法、刑事诉讼法、犯罪预防法、刑事执行法等刑事法律被同时或先后运用,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共同编织成一张严密的刑事法网,以实现一个共同目标――预防和控制犯罪。
“刑事一体化”的刑事法学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可谓最符合刑事法实践需要,最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与结合。刑事一体化的实现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刑事法分支学科全面成熟;二是各刑事法分支学科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和解决刑事法治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第一个基础在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奠定,第二个基础则尚未形成。因此,当务之急,乃是建立起一种体制和机制,促进不同刑事法分支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刑事一体化第二个基础的形成。为达此目标,有必要建立专门从事刑事法研究的具有独立性、实体性、综合性的新型学术研究机构,如此才能促进刑事法研究的全面发展以及各学科的融合,塑造起中国在世界刑事法研究领域应有的角色。
(二)
5年前,刑科院团队的数位同仁正是怀着建设国内领先并与国际知名刑事法研究机构看齐的刑事法研究机构的理想,结伴加盟北师大,开始了追求理想之旅。然而,理想虽然迷人,现实却很严峻。刑科院成立之时,我国的法学高等教育正快速向前推进,竞争已经空前激烈。如何在这种局面下实现刑科院的崛起?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我们从实际出发,坚定地走独立性、实体性、综合性之路。
刑科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刑事法学发展摒弃了以往以法学院(系)和教研室为主体的科研管理体制,极大地拓宽了刑事法研究的发展空间,突破了制约刑事法学发展的瓶颈。在这一创新体制的基础上,北师大刑事法学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刑科院一跃而成为我国知名的刑事法研究机构。
今天,当我们回首走过的道路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独立实体机制是我们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目标的基石。如果不能站在这块基石上,我们不可能设置如此齐全的内部研究机构,不可能引进如此众多的优秀人才,不可能取得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当然,也不可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国内外影响。
(三)
学者用以说话的,是他的学术成果。我们始终抓住学术研究这一中心工作不松懈,为全体研究人员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鼓励和帮助他们多出成果,出优秀的成果。研究人员则拼搏奋进,各展所长,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5年来,刑科院获得国内外各类学术研究课题和项目1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50余部,在国内同行中可谓名列前茅。
刑事法研究必须关注刑事法治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司法实践,这样才能保持活力,持续发展。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促进中国刑事法治发展为己任,积极加强与实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刑事法治的发展。迄今,刑科院已经与最高人民法院的五个刑事审判庭、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检察理论研究所、公安部法制局、司法部研究室、司法部司法协助外事司、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等中央政法机关的业务部门和研究机构建立起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
刑科院还积极就刑事法治中重大现实问题发表看法,阐明立场,为促进中国刑事法治现代化不遗余力。5年来,我们对死刑改革这一中国刑事法领域最重大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关注,先后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多份研究咨询报告,为促进死刑改革,控制和减少死刑作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此外,刑科院还就反腐败问题、知识产权的刑事法保护问题、财产刑执行问题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多次召开研讨会,并编撰出版研究成果,为解决问题建言献策。
(四)
由于历史和文化等方面原因,西方国家的刑事法治理论和实践都走在了前面,我们有必要向西方学习。同时,我们也需要向世界传播我们的法治理念,推介我们的学术成果。刑科院5年来大力推行国际化发展思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与20多个境外研究机构签订了正式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承担或参与了多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还积极参与国际刑事法学术组织。这不仅加强了刑科院与国际刑法学协会、国际犯罪学会等重要国际学术组织的联系,推动了中国刑事法学界走向世界的进程,而且直接影响了国际刑事法公约、宣言、决议等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或修改。
此时此刻,我们不禁又想起了高铭暄教授5年前要求我们把刑科院建成中国的“马普所”的殷切期望,马克昌教授当时铿锵有力地赞同高教授观点的话语也再次回响在耳边,厚重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微不足道。我们深知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许多挑战需要面对。但是,我们促进中国刑事法治现代化的热情不会减,追求建立刑事法治理想国的梦想不会变,我们将一直跋涉在刑事法研究这条道路上,并且将一如既往地在这条道路上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