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思全译《红楼梦》他曾参加过我开国大典
红楼梦英文版(霍克思译)
尽管早期《红楼梦》的英译本
英国企鹅出版社分别于1973、1977和1980年出版了牛津大学教授大卫・霍克思(DavidHawkes)翻译的三卷八十回全译本《石头记》。后40回则由他的汉学家女婿闵福德(JohnMin-ford)再分两卷译完。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红楼梦》全译本诞生了。霍克思成功实现了译本的英语母语文学的特质,较好地实现了中西文化的翻译对接,表现出个人的非凡才华,成为最受认可的《红楼梦》英语译者。亚马逊上的留言对该译本的评论都非常高,打出五颗星,普遍认为一旦投入其中就爱不释手,读完了仍觉得意犹未尽,惘然若失。
大卫・霍克思于1923年7月6日生于伦敦,2009年7月31日在牛津去世。根据《卫报》刊登的讣闻,他早期在牛津大学就表现出在东方语言方面的天赋。1945年,他在牛津转学汉语。1948年到1951年,霍克思到北京大学做研究生,这段求学生涯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过去,便是我的梦想。”
1949年10月1日,霍克思也和北京大学的中国同学们一起,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的庆祝游行人潮中,走过天安门城楼时高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则答以“同志们万岁”。霍克思后来回忆说,毛泽东认出了北大的学生,特地换了一种答语:“同学们万岁!”这或许说明毛泽东与北大的渊源,但也有可能是学生们听错了毛泽东的湖南口音。
1959年,36岁的霍克斯发表了《楚辞》英文版,同年成为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在中国同事和红学家吴世昌的鼓励下,霍克斯着手准备《红楼梦》的翻译工作。在和企鹅出版社接洽后,为了全身心投入到翻译全本《红楼梦》这件开创先河的大事中,霍克思辞去了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教职。为了翻译中国文化而辞职回家,霍克思应当是国际汉学界中的第一人,当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霍克斯的《红楼梦》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此后西方再未产生新的《红楼梦》英译本。在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他的英国夫人戴乃迭合译了120回本《红楼梦》,三卷译本由北京外文出版社于1978-1979年出版,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译文流畅、准确,深受英语世界读者的欢迎。
霍克思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