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追讨低俗之源

2010-09-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薛晋文 我有话说
只有实现艺术评价标准与收视率标准之间的互补,中国电视才能摆脱低俗的困境与怪圈。

近年来,电视低俗之风越演越烈,不断挑战既有的社会核心价值底线,不断拆解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认同的藩篱,不断亵渎我们的欣赏智力与审美能力,让观众实在忍无可忍。2010年纷繁芜杂的低俗乱象让

我们眼花缭乱,某些电视节目所呈现的搞笑、愚乐、庸俗之风、植入广告的拜金之风激起了许多观众的强烈不满,有的网友甚至群情激愤发出了“禁播”的呐喊。电视节目低俗何以呈现“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个中原委颇值得我们去深思。

唯收视率论者该反思

目前部分电视艺术作品中低俗成风的现状,固然与当下社会总体的浮躁状态不无联系,但是与收视率的极度强化和片面追求关系甚大。部分艺术质量堪忧的电视节目,收视率却一度飙升至前几名,根本的原因不是依靠作品的艺术品质拉上去的,而是借助众多明星演员在观众心目中的认同与投射炒作的结果,收视率借助广告和明星效应能炒上去,但艺术质量却无法炒上去。为提升收视率和抓住观众的眼球,制作人可谓搜肠刮肚、无所不用、无所不能。某栏目节目竟然公开“研讨”性感、走光、尖叫等涉性话题,以一种性的暗示和猥亵文化去蛊惑观众本能中的原初欲望;就连某些气象资讯类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将穿着短裙、露着大腿且妩媚十足的美女主播作为节目宣传的亮点。总之,也为了比拼收视率,制作人故意怂恿嘉宾去故作嗲媚、挖黑幕、揭隐私、搞荤段子,荧屏变得污秽不堪,观众惊呼不忍卒看。实事求是说,真正的电视艺术作品不是为收视率而生的,收视率标准无法准确评价和衡量电视艺术的精神品质与审美价值。电视节目需要一定的收视率,没有一定的广告收入不可能支撑中国电视艺术的良性发展,“理性的收视率”可以作为观众对电视节目满意度的一种参照标准,但不是电视节目艺术品质的决定标准。可以说,电视节目的低俗化困境与收视率标准的推波助澜紧密相连,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收视排行的竞争赶超,不惜透支电视艺术的媒介属性、不惜牺牲电视艺术的社会属性、不惜败坏大众的审美胃口,收视率无孔不入且无所不能的“资本”本性被强化到了无以复加的极端位置。所以,只有实现艺术评价标准与收视率标准之间的互补,中国电视才能摆脱低俗的困境与怪圈。

应重新审视观赏性标准

当前电视节目创作中令观众深恶痛绝的低俗现象与观赏性标准的不良导向不无关联。从当下电视艺术创作的实践来看,对这一标准的践行出现了一头重、一头轻的失衡现象。极度强化观赏性,淡化和忽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创作实例不在少数。部分创作者特别注重作品形式层面的炒作和包装,在观赏性方面费尽心思且不惜重金,画面上浅薄的笑声此起彼伏,节目中思想与艺术含量却干瘪苍白,逗乐搞笑的剧情带来的收益装满了创作者的口袋,却掏空了观众渴望获取精神营养的脑袋。明星的滑稽举手投足取代了对意义的追寻,狂欢打闹消解了对严肃现实人生的思索。如热播的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其情节和包袱的观赏性堪称有“笑料”,但其到底反映了“一代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特征?其喧闹的剧情和逗乐的场景满足了观众的哪些时代精神诉求和价值追问?我们真的找不到满意的答案。受到广泛关注的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也令人质疑,编导通篇都在讲述老牛家儿女身上自私的劣根性,只是在结尾处老牛的“自我了断”中勉强矫正与修复,“恶”在剧中被大肆宣扬,即使弃恶从善也难以在生硬的剧情陡转中令人信服,这严重损伤了该剧的艺术品质。更有甚者,为了观赏性而不惜放弃思想性与艺术性追求,比如,当下观众反响强烈的名著重拍剧庸俗化、历史题材剧低俗化、选秀节目的媚俗化创作乱象即是明证。观赏性标准对电视艺术创作的本质属性存在一定功利化的曲解,在反“三俗”过程中亟待纠正。实际上,观赏性是从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和谐共振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并非人为地将其单独剥离出来并过度强化,倘若再经消费主义的炒作和鼓动,很容易滑入低俗和媚俗的泥淖,这实质上是对“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这一艺术审美理想的误读。

除此之外,文艺批评的责任与担当,对优秀作品的大力褒扬和支持等都对抵制“三俗”会有积极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