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了社会对儿歌创作的深度关注
几代人同唱一首儿歌,这体现着经典的力量,也表现出当下新儿歌创作的尴尬。“儿歌怎么没声了”的呼唤不绝于耳。当看到孩子们唱着成人的情歌,当看到儿歌创作因为无名无利难成气候的时候,上至中央领导下到喜欢儿歌的普通百姓都十分揪心。“2010年全国儿童歌曲大奖赛”,不是为了娱乐选秀,不是为了人造明星,就是期待以央视传媒的影响力重新唤起人们对儿歌的关注,吸引更多的词曲作家为孩子写好歌,让新儿歌得以广泛传唱,此次大赛的总导演邬纯芳谈起大赛的初衷时坦率地说。
大赛在36家电视台和机构的积极响应下,从数以千计的作品中报送了402首,由词曲作家、歌唱家、主持人、乐评人、音乐教育家、中小学生组成的评委会经过慎重的筛选,推选了50首入围歌曲。随着一场场比赛精彩的呈现,新儿歌再度成为了社会话题,也因为其广泛性和社会影响力而形成了一次群众性文化活动高潮:如在广西、宁夏和江西等多个赛区,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歌曲选拔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形成了新儿歌热的文化现象。在大赛期间,不少幼儿园、小学校集体组织观看少儿频道节目,孩子们边看边学,气氛热烈。值得关注的是,在402首创作歌曲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谷建芬、李幼容、秦咏诚等著名音乐人的名字还能看到来自工厂、机关、校园的业余创作者,他们身处火热的生活,用真诚、用激情抒写着童真、童趣。
在最后的评选中,100名小评委的介入,让入选的新儿歌直接面对孩子们的检验。这不仅体现出对受众群体的尊重,更体现了群众文化的广泛参与性。童言最真,小评委用“好听”、“不好听”、“最最最好听”直接明了的表达着感受,甚至和成人评委针锋相对,也引发着观众的热评热议。
丰富了儿歌创作的题材和视角
孩子们能唱周杰伦那么复杂的《双节棍》,就能接受新儿歌更为丰富的表达。此次的新儿歌创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直白,反复重复,而是融入了当代思想、民族特色、流行风尚等诸多元素。
入选决赛的歌曲可以说是丰富了儿歌创作的题材和视角。赞美祖国讴歌时代的儿童歌曲,写得有新意,有诗意,如李幼容作词的《玉树的格桑花》以柔弱、坚韧、美丽的格桑花为形象特征形容藏族小姑娘卓玛坚强的性格,深情表达了藏族儿童对党和祖国的感恩之情;大三学生王龙作曲的《爸爸的雪花》以“雪花”传情,表达孩子对边防军人的热爱。
不少新儿歌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环保、关注孩子们的成长,也因此受到了小观众们的欢迎。如《森林里的啄木鸟》、《流浪猫之歌》涉及环保、人与动物的和谐,《给书包减肥》、《爸爸妈妈听我说》、《我不上你的当》等正是孩子们面临的困惑也是他们渴望表达的心声。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新儿歌将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精神相融合,如《幸福像金达莱一样》、《冬不拉之歌》、《刀郎女孩》、《心中有朵马兰花》等既有民族风又有时代感。
更有一些儿歌用通俗的方式传承中华文明,词曲朗朗上口,如谷建芬创作的《春晓》等唐诗歌曲,秦咏诚创作的《闻鸡起舞》式的励志歌曲,弘扬了国学传统,展示着灿烂的中华文化。
找到了儿歌健康发展的新路径
在“2010全国儿童歌曲大奖赛”的颁奖晚会上,谷建芬等获得了“中国儿童音乐贡献奖”。而设立这个奖项的初衷就是为了继承老一辈音乐人的传统,让优秀儿歌创作得到更好的传承。
大奖赛顾问李幼容分析说,儿歌创作大赛为儿童歌曲健康发展找到了新路径。因为大赛评的是词曲创作,是作品质量,这是源头,也是儿歌健康发展之本。然而,有了好歌如何推广又是大奖赛后应该关注的问题。
令人欣慰地是,谷建芬创作的唐诗系列儿歌被当作“课堂歌”引入了文学课堂;不少小学也把此次大赛的优秀歌曲作为了音乐课示范教材。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滚动播出的获奖作品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孩子都能唱出获奖歌曲的旋律。大赛之后,孩子们喜欢的主持人们还将赶赴各地,走进学校和少年宫现场教唱,新儿歌的音像产品也将出版发行。大赛总编导邬纯芳介绍说,在不少参加演出的孩子的家庭中,新儿歌的演唱会加深了亲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如孩子们给妈妈唱《妈妈》时,妈妈们流下了热泪,她们觉得歌声传情,孩子们懂事了!
低幼儿童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演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