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谁来重建南宋皇陵

2000-04-07 来源:生活时报 特约记者 彭洪松 实习记者 杨 猛 我有话说

先问读者两个问题:你知道宋六陵是什么吗?如果知道,你知道宋六陵在哪里吗?六个皇帝的陵区,而且是江南惟一的大型皇家陵区,坐落在绍兴县皋埠镇上蒋乡牌口村(原为上皇村)宝山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当年规模恢宏的南宋皇陵现在怎么样了?

近日,记者前往探访,所见所闻令人难以置信:这就是当年威名显赫的南宋皇陵吗?

3月10日,春雨淅淅沥沥,在浙江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专家褚良才博士的引路下,记者一行驱车前往绍兴南宋皇陵。令我们惊讶的是,在南宋皇陵的“护陵小镇——皋埠镇,附近的村民压根不知道自己的家门口还有一处名为“宋六陵”的皇家遗址,我们的采访车在这个弹丸之地兜了近一个小时的圈子,才到达目的地。

褚良才博士是重建皇陵的倡导者,面对此情此景,他感叹道,重建南宋皇陵,这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研究、批准,但是现在看来,当务之急是要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南宋皇陵在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重大价值。

多灾多难的宋六陵

公元1131年,选址筑陵就被提上了议程,这也着实让宫内的大臣们费了一番脑筋。因为北宋的陵墓在中原一带,而当时中原又被金兵占领。有一位大臣上奏,先把太后暂葬在江南,等收复中原以后再回迁。

北宋皇陵位于河南巩县,它的东南面有一座山叫青龙山(青龙是古代吉祥的象征),而绍兴县皋埠镇牌口村的东南面也有一座青龙山。为了承袭先朝的遗风,南宋皇陵就定在了这里,宋六陵因此而建。然而,南宋王朝怎么也没想到,当初精心挑选的风水宝地并不能使南宋逃脱亡国的厄运,更不用说迁葬中原了。

1278年,南宋刚灭亡。被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为“江南释教总统的西域僧人杨琏真珈就盯上了宋六陵。他暗中勾结了一批恶僧奸徒,率领大队人马开进陵区。这帮利欲熏心的恶徒蜂拥而上,用铁钎、铁铲等工具,先后砸开永茂陵、永穆陵、永绍陵和宁宗仁烈皇后的地宫,劈开帝王棺椁,哄抢墓中数目惊人的奇珍异宝。他们甚至丧心病狂地把宋理宗赵昀的尸体从永穆陵中挖出,倒挂在树上三天三夜,并割下其头颅,做成饮食用具。杨琏真珈为了能招福祛灾,天天用它来饮酒取乐。这次疯狂的盗墓共挖掘了宋六陵中的101座墓,当时,历代帝后、皇亲国戚和百余名朝廷大臣的骨骸被随意乱抛,一片狼藉。不久,这些骨骸神秘失踪。

时光流逝,而后的宋六陵依然多灾多难,清代和汪伪政权时又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对之多次盗掘,再经过文革时期的浩劫,宋六陵的地面建筑至此几不复存。

罕见遗迹今犹在

汽车蜿蜒在皇陵区的羊肠小道,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碧绿茶园,远处几丛高耸入云的百年古松依稀昭示着南宋皇陵曾经有过的恢宏气势。皇陵北区内的原绍兴师专大门紧闭,且已生锈,周遭的寂寥空旷透着些许神秘。

虽然宋六陵因为盗墓者肆无忌惮的盗掘而没能得以完整保留,但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室主任陈元甫认为:“虽然当时杨琏真珈等人盗掘了许多稀世珍宝,但从我们考古角度来看,当时的很多器物,哪怕是碎瓷片、碎瓦片之类的,都是极具价值的,我们都应该把它们保护起来。开发宋六陵,进行考古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宋代文化和宋代文明。

褚良才博士对南宋皇陵已经作了20年考证,他在刚完稿的《南宋皇陵史稿》一书中指出:“杨琏真珈盗墓时为1278年,而宋高宗和宋孝宗死的时候是1187年和1194年,两者相距才91年和84年,但杨琏真珈等盗墓者竟发现高宗‘骨发尽化’,孝宗‘蜕化无余,止有顶骨小片’,据考古科学验证,这很难令人信服。因此有人怀疑:南宋遗民及后世人对当时盗墓的程度和规模是否有所夸大。”另据民间传说,宋六陵的墓室中还有防盗的咒语和毒虫,当年直接进入墓室的人,不久都“双股溃烂,十指坠落。

记者通过大量事实的调查和对有关文献的研究也发现,在这高大松林荫蔽下的皇陵区里依然存在不少宝贵的历史遗迹。

据原绍兴文理学院陈祖楠院长介绍,当年绍兴师范学校(即后来的绍兴师专,校址在南宋皇陵区内,现在已改为绍兴文理学院,并已迁出)刚刚搬来的时候,每一丛松树下面的皇陵都有一个小土堆坟包,并且有个标志。后来文化大革命期间,皇陵遭殃了,所有的土堆都扒平了。当时,学校还挖了两口井,在挖井的时候曾挖到地下皇陵墓道,用青砖交错砌建而成,保存还相当完整。现在,记者看到这两口井依然存在,井旁杂草丛生,井水清澈。

绍兴文理学院邹志方教授说,30多年以前,在他原学校宿舍前面就有一块“宋理宗永穆陵碑”,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与有关人士在浙江图书馆查到的明代“宋理宗皇帝陵”碑拓片相吻合。而如今,这块青石墓碑已经断成三块,但依然棱角分明,已被用作墙基石压在了原绍兴师专校园一个平房的墙壁下面,擦去覆盖在上面的枯叶和泥灰,雕刻在墓碑上的石刻云龙纹清晰可见。

我们在采访过程中还了解到,当地的老百姓都曾或多或少地见到过这里的宋代遗物。牌口村老人苏梓江说:“几十年前深翻土地时,曾挖掘到两坛装满宋代钱币的罐子。我还发现在永思陵松林深土下有二尺宽、一丈多长的青石板(此与史书记载的盖墓条石形状一致)。”

近年,又有人在当地发现“皇帝永绍陵”、“皇帝永茂陵”和“帝陵”的残碑,有关文保单位及时采取了保护措施。

不该遭受的冷遇

在历史上,宋六陵曾有过多次重建。明初朱元璋曾下诏令重新修复宋六陵,并将每座陵都重新立碑,派专人守陵,划出近四千亩山地作为禁区。这是历史上对宋六陵最大规模的重建。当时,这里是一片茂林。我们看到的松群就是当时所植。明孝帝弘治年间及清朝雍正时期都曾派专人修缮过陵园。

但是现在,令人触目惊心的是,皇陵区内那批有几百年树龄的松林正在大量减少。记者在采访时看到,每一座陵上的松树丛仅剩下20至30株,而几十年前约有50至60株。在皇陵的南北两区,我们发现了多株枯死的古松,其原因一是台风所致,二是大量白蚁啃蚀古松根部所致。如果再不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抢救保护,恐怕不久,这些惟一能辨别陵墓的标志也将荡然无存。

我们的采访一直在不解与疑惑中进行:诸如明十三陵、清东陵等历代陵园地宫都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保护。南宋共有9个皇帝,最后两个才几岁的小皇帝宋端宗、宋少帝的墓地都已被当地政府重建。

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浙江也是一个集文化、旅游、经济等方面于一体的江南大省,而南宋皇陵是江南惟一的大型帝王陵墓群。有关专家认为重建宋六陵意义重大。一位国内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几次到绍兴都提起,宋六陵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应加以重建,并进行研究、保护和开发。

重建宋六陵,首先能开发现存的旅游资源,又能丰富文化内涵。况且南宋皇陵距绍兴城区仅20分钟车程,我们可以大做这篇旅游文章。其次,重建以后的南宋皇陵可以作为一个南宋历史博物馆,让世人更多地、更直观地了解南宋当时的建筑、风俗、礼制等;再次,还可以把宋六陵遗址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岳飞、文天祥、陆游等名人的历史故事千古流传。如若在陵区建一座《南宋史馆》,展示南宋历史的兴衰,还可启迪后人。所有这一切,都具有极厚重的文化内涵。人们可以花巨资建立一个原本不存在的“宋城”,为何不能在已有遗址的基础上重建南宋皇陵呢?

珍贵古图“露脸”

宋六陵由于遭到了多次劫难,一切都变得那样凌乱不全,这无疑为重建宋六陵带来了极大困难。对此,我们找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线索———一幅宋六陵古图。

这是一幅康熙年间遗留的明代重建宋六陵的古图,为重建南宋皇陵提供了最翔实、最可靠的历史资料。该图详细、清楚地标出了南宋六个帝王陵墓的具体位置和形状,还标明整个陵园其他主要建筑的情况。

经有关建筑设计专家估算,按古图重建全部陵区约需一千万元,这其中包括六个皇陵以及周围的宰牲厅、斋宿、井亭、太宁桥、太宁寺、通泰桥、神道等,还有皇陵区旁很有民族气节、教育意义的“双义祠,并可附带重新修建当年被称为“御河”上的拱陵桥等五座桥。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原绍兴师专所在地(今闲置不用)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具有独特的人文资源和地理资源,配套建立度假村也未尝不可。

重建不会“伤筋动骨”

我们知道,在杭州凤凰山有一座南宋皇城,一些专家曾提出重建皇城。但重建皇城不仅规模庞大,且涉及到大量居民的迁移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重建可能性不大。

然而,重建宋六陵不同于重建“南宋皇城。我们在陵区现场看到,原绍兴师专的校舍已经荒废,现在的“宋六陵”皇陵区只是一个中日合资的茶园,除了茶园的办公用房以外,没有其他建筑物。如果要重建宋六陵,不需要大规模搬迁拆房,花费不大。惟一需要搬迁的茶园办公室用房,只需北迁100多米即可。而且重建皇陵不需进行大规模动土,地下文物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按照有关专家的估算,如果按照康熙时期遗留下来的六陵古图建造整个皇陵区,只需要1000平方米的用地面积就够了。

美好的设想终究是虚幻,我们的采访车缓缓驶离南宋皇陵,但一长串的疑问始终无法从我们心中抹去:宋六陵能被重建吗?会重建吗?谁来重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