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吗?孙亚利摄
这些年看中国男足的比赛,感觉是一年比一年的没内容。球员的技术、意识和配合一届比一届差。
足球职业化7年了,足球市场在膨胀,球员的腰包越来越鼓,但是他们踢球的技巧、踢球的动力、踢球的热情却在退化和减弱。
现在似乎足球只是开发市场的工具了。以前我们对男足参加世界杯大赛总是抱以极大的期待,这期待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情绪,还因为男足中有古广明、沈祥福、马林、吴群立、高洪波、彭伟国这些让我们看了会感受激动的球员。
但是现在即使有郝海东、杨晨,我们还会有所期待吗?一支打法如同散沙一样的球队,能让人产生怎样的期待?现在我们看中国男足比赛也许只剩下那点民族感情了。
这两年我们的球员有进步的太少了,而大多不是在退步就是止步不前。拿国脚来说,李明、吴承瑛、申思、马明宇,除了感觉他们的年龄在增长之外,球技日渐平庸,年龄带来的经验似乎也未显示出优势来。李铁能跑依旧,脚法丝毫没有改善的迹象……反而是在国外踢球的杨晨、谢晖和范志毅给人感觉各方面确实有了不少好的变化。
实际上很多人认为国内足坛是一个大染缸,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有潜质的球员都已沉淀其中,比如众多健力宝青年队的球员;比如当年奥运会预选赛上叱咤风云的谭恩德、庄毅和彭伟军。
与老一辈的足球运动员相比,我们明显感觉现在球员有身高,有力量了,但技巧没了,特长没了。
让人有些不明白的是,在国外踢球同样能挣大钱,但为什么其球员的职业素养还是很高呢?也许除了人家职业化时间很长的原因外,在我们这里挣钱太容易也许是让球员们很快卸下向上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7年的足球职业化,让足球市场富了起来,但球员水平的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怎样使这个环境重新变化为能促人上进的地方,这将决定着中国足球还能否吸引大众的关注。
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足球运动员是力量不足技术有余。那时各具特长的球员们比赛时巧妙的技术动作与默契的配合曾让人们津津乐道。那时也不缺乏好的中场球员,只是缺少高大的中锋。八十年代中后期对这个现象的提醒演变成了九十年代高大中锋的崛起和对身体力量的崇尚,但结果是身材高大的球员现在很多了,但技术、意识出色的球员却越来越少。看看我们的国脚们,中场谁能控制住球,谁能给队友在小范围内舒服地传球,对付马尔代夫那样业余球员的逼抢都无法从容控传带,何况对付西亚强队和欧美强队。
以前国内以广东球员为代表的南派技术细腻的踢法还能与北方粗犷的踢法相抗衡,但现在他们已愈发失去了地盘。也因此技术型球员在我们的国家队中越来越少了。
而我们看到如果不注重对足球技术和意识的追求,即使偶然冲出去一次,在技战术水平高超的对手面前,我们不是也只能成为人家练习射门的靶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