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普及基础急救知识势在必行

2001-05-15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李海清 我有话说

意外事故触目惊心

一个外地来京打工人员因被刺伤,虽然迅速地被人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但还是因为失血过多死亡。经过急救医生检查,发现只是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有一个伤口,如果当时他能用手迅速准确地按住这个唯一的出血动脉,只要制止失血,就可以保全性命。

一个中年人,虽然身边有保健医生在,但是在心脏病突发,心跳和呼吸骤停时,身边的人却束手无策,只能等待120专业急救医生到场。其实只要掌握基础心肺复苏技术,在30至50秒之内对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就可以为急救医生赢得宝贵的时间。

据急救专家介绍,以目前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为例,90%由于与梗塞心肌相对应的冠状动脉血管在原有狭窄基础上,突然发生血栓,导致血管阻塞。如果没有及时地在4分钟内的最佳抢救时机里进行急救,使病人恢复正常的呼吸和心跳,即使是再高超的急救医生,凭借再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也难为回天之术。因为心跳停止4至6分钟就会造成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心跳停止10分钟以上就会造成脑死亡。

缺乏知识影响急救

据北京急救中心的大夫贾大成介绍,在他们的日常急救工作中,深感市民急救知识的匮乏不仅直接影响医生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还对病人的康复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有一次,急救中心的大夫深夜出诊,抢救一名40多岁患心脏病的中年男子。急救大夫到场以后,为病人迅速做了各种检查,其中包括心电图检测,虽然结果显示正常,但是经验丰富的大夫还是告诉家属,不排除心梗的可能。一般来讲,心梗多发于老年人,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年轻化。大夫动员家属赶快将病人抬下楼,迅速送往医院。但是家属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程度,又怕麻烦,就没有服从医生的命令。急救大夫一直坚持在现场对病人进行监测,当第五份、第六份心电图测试结果出现,已经充分表明病人属于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尽管如此,家属还是等到天亮才将病人抬下楼,由急救车送往急救中心。此时距离病人开始发病已经至少过去了五六个小时。等到急救中心,病人已没有血压,后来虽然有心脑血管专家为他会诊,但是仍然没有抢救过来。急性心肌梗塞并没有常人想象的可怕,如果急性心肌梗塞在发病1小时以内接受溶栓治疗,几乎不会发生心肌坏死,6小时以内治疗,冠脉再通的成功率可达70%至80%。

家庭应有急救计划

据记者了解,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讲,制定急救计划并不需要高深的医学知识。当家庭中有55岁以上的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癫痫或其他心脏病病史的病人,只须平时稍加注意即可有效地避免意外伤害。急救计划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1、熟知急救报警电话:120、119、110、122的报警方法;2、知道离居住地最近的能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的医院的位置和交通路线;3、准备好急救箱,急救箱内备好急救器材、急救药品等应急物品;4、有条件者,建立家庭医生联系;5、熟知居住城市的健康咨询热线电话、急救咨询电话号码,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拨打,咨询有关疾病的急救方法。

北京市急救中心有一部急救咨询电话,号码为:1689812

0,病人家属在拨打120以后,可以向这个电话咨询院前急救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经验丰富的急救医生会给予及时的提示和帮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