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2日傍晚,马其顿政府正式宣布,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邦交。这意味着马其顿将自动断绝与台湾维持了2年的“外交关系”。刚刚“访问”中美洲返台的陈水扁还没有从自鸣得意中醒过神来,便重重地挨了一记耳光,台湾当局推行的“金钱外交”再度遭受重大打击。
6月的马其顿政府真正体会到了繁忙的滋味,与阿族武装的较量仍在继续,虽然政府军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要彻底消灭阿族游击队尚需时日。巴尔干局势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所以,世界各国的各大新闻媒体几乎都向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派驻了记者。
6月12日早上,各主要媒体的记者都收到了马其顿政府的通知:几个小时后,政府将有重大新闻发布!“重大新闻?除了又消灭了一些阿族武装外,马其顿还能有什么重大新闻?”一些年轻的记者互相发问,但一位名叫迈克·加森的美联社记者立即意识到,这几天的传闻可能要在今天变成现实!
所谓的传闻其实就是马其顿政府要与台湾断交。这则传闻已经在记者中间流传一段时间了,这些长驻斯科普里的记者当然希望自己能在采访战事期间,亲历马其顿政府与台湾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历史性时刻,这样的时刻对任何一位记者来说,都不太容易碰到。所以,他们早早地赶到马其顿政府新闻发布厅,架好“武器”,单等那位他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发言人米洛索斯基出场。
米洛索斯基终于走进了新闻发布厅。迈克·加森的预测非常准确,米洛索斯基在与记者们打过招呼后,开门见山地宣布:“(马其顿)政府已经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我们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惟一的中国政府。发言人表示,马其顿政府的这个决定必然会影响与台湾的关系。他同时承认,马其顿与中国举行签字仪式的日期目前还没有确定。
马其顿共和国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国家,面积只有2.57万平方公里,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东邻保加利亚,南界希腊,西接阿尔巴尼亚,北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是个多山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人口只有200多万,主要民族是马其顿族,其次是阿尔巴尼亚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居民大多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
在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公元前336至323年),马其顿地区曾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后来先后受到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在1912年和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后,根据布加勒斯特和约,马其顿地区划归塞尔维亚、希腊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得到马其顿地区的北部和中部的约40%的土地,称“瓦尔瓦达马其顿”。后成为原南斯拉夫联邦的6个共和国之一。马其顿地区南部约50%的土地划归希腊,称“爱琴马其顿”,其余10%的土地划归保加利亚,称“皮林马其顿”。
1945年后,马其顿成为南斯拉夫联盟的组成部分。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共和国颁布新宪法,宣布马其顿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成为原南斯拉夫宣布独立的4个共和国中惟一用和平方式获得独立的国家,但它的独立由于希腊反对使用“马其顿”的国名而迟迟未被国际社会所承认。
1992年12月10日,马其顿共和国议会经多数议员投票表决,原则同意将马其顿国家改名为“马其顿(斯科普里)共和国”。1993年4月7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81个会员国。国名暂定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
1993年10月12日,马其顿与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当时的台湾领导人李登辉已经开始露出台独嘴脸,面对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被动局面,大搞“金钱外交”。当时,马其顿独立不久,经济面临巨大难题,特别需要大量的外资。台湾当局正是瞅准这个机会,开始用银元引诱当时的马其顿领导人。台湾当局许诺,只要马其顿与台湾“建交”,台湾会立即援助马其顿政府3亿美元现金,另外还将在马建工业园,长期投资将达到10亿美元。
马其顿政府实在太缺钱了,加上当时的领导人缺乏长远眼光,结果没有经受住“金钱外交”的诱惑,糊里糊涂地于1999年2月9日与台湾建立了所谓的“外交关系”。台湾和马其顿“建交”看起来更像一场闹剧,因为双方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时,当时的马其顿总统格里格罗夫全不知情,所谓的“建交”完全是当时的总理格奥尔基耶夫斯基和外交部长暗箱操作的结果。所以,格里格罗夫一直拒绝接受台湾“大使”递交的“国书”。
虽然马其顿政府并未宣布与中国断交,但中国政府不会容忍这种双重承认。在马其顿宣布与台“建交”的同一天,中国政府即断然宣布与马断交。随后不久,中国反对联合国维和部队在这个前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国延长驻军6个月。
5月13日,马其顿议会特别会议表决通过了由马其顿族和阿尔巴尼亚族主要政党组成的“民族团结政府,总理仍由格奥尔基耶夫斯基担任。新任副总理、外长和国防部长等重要官员均不赞同继续保持同台湾的“外交关系”。格奥尔基耶夫斯基承认,马其顿正面临自1991年独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实际上,格奥尔基耶夫斯基应该明白,马其顿面临的考验除国内民族矛盾外,还应包括马其顿越来越被动的国际地位。而马其顿要想得到联合国的支持,要想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首先要做的就是修正自己两年前犯下的错误,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5月27日,马其顿新任外交部长米特雷瓦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马其顿将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马其顿已派出总统办公室主任约莱夫斯基前往北京磋商复交备忘录。米特雷瓦在斯科普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马其顿政府目前正积极与中国政府进行磋商,讨论尽快恢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关系。两年前与台湾‘建交’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据悉,台湾当初向马其顿作出的许诺并没有兑现,迄今为止,只向马其顿直接投资了2000万美元,还有约合1.5亿美元的贷款和技术支援。而台湾许诺在首都斯科普里附近修建的“自由贸易区”,面积倒是不小,但直到今天,里面只有几座只盖了一半的大楼。马其顿政府所得到的,与台湾当局当初的10亿美元许诺相差悬殊,马其顿政府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共有28个小国承认台湾政权,它们大部分分布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非洲。而这其中大部分深受台湾“金钱外交”的诱惑。马其顿政府需要金钱,但在当今社会,金钱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全部。这大概是马其顿政府与台湾“建交”两年的最重要的心得。
马其顿即将与台断交的消息传开之时,陈水扁正在中美洲洋洋得意地大过“总统访问”瘾,所以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可是,直到这个时候,陈水扁仍相信金钱的作用,所以他并未公开对这条消息进行评论,而是悄悄地采取行动,希望再以金钱换回与马其顿的“外交关系”。
5月28日,台“外交部”发言人张小月只是轻描淡写地对米特雷瓦的声明表示遗憾,而且仍否认“邦交”变动;她辩解说,主导与台“建交”并曾访台的马其顿总理格奥尔基耶夫斯基态度坚定明确,而约莱夫斯基应邀赴北京一事未获马国政府授权。
虽然总理格奥尔基耶夫斯基一再保证只要在位一天,将保证台马关系,但他在会见台驻马“大使”郑博久时又承认,如果反对声音增强,他恐怕也很难招架。马其顿评论家也都认为,马其顿与台湾建立“邦交”,已使马其顿失去中国的友谊。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永久理事国,战火频频的马其顿尤其需要前者的协助。在这种情况下,连促成台马“建交”的台湾前“外长”胡志强都不得不表示,台马关系可能生变。
在欧洲,只有马其顿和罗马教廷梵蒂冈与台湾有“邦交”。而马其顿要想加入欧盟,就必须在外交上与欧盟保持一致,断绝与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但台“外交部”仍抱有一线希望,指派“常务次长”邱荣男前往马其顿,拜会政要,挽救“邦交”。台湾驻马其顿的“公使”郑博久也密集拜会马政府高层。台“外交部长”田弘茂在巴拿马向陈水扁报告了详情后,于5月31日上午紧急赶往马其顿了解最新情况。但是米特雷瓦有言在先——不会见田弘茂。
田弘茂急赴马其顿“救火”,但还是回天乏术,因为原先支持与台湾“建交”的马其顿总理格奥尔基耶夫斯基都不得不公开表态:马其顿决定与台湾当局“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时间可能在两周之内。6月3日,田弘茂只好打道回府,结束了维护“邦交”的行程,台湾驻马其顿“大使”郑博久表示,双方“邦交”情况很不乐观,田弘茂心里已有“最坏的”准备。
6月4日,正在保加利亚访问的马其顿总统特拉伊科夫斯基再度给台湾当局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说:“虽然台湾在马其顿有很多投资,但是马其顿希望融入欧洲这个大家庭,也希望与中国重建双边关系。”他表示,马其顿的对台政策将与“欧盟的对台政策”保持一致。
6月12日,马其顿政府发言人米洛索斯基举行记者会宣布,马其顿政府已经决定将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自动终止同台湾的“外交关系”。他说:“政府决定恢复马其顿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常关系。这一决定意味着这将对我们同台湾的关系产生影响。”
同一天深夜,台“外交部”发言人张小月针对米洛索斯基的宣布作出反应。她说,台湾已经作好从马其顿撤馆的准备。一旦台马断交,台湾将不会接受任何替代方案,也不会继续在马其顿设立任何形式的代表处、办事处或经贸代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