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外军犯罪报告

2001-06-19 来源:生活时报 黄涛 编著 我有话说

军火库爆炸军舰遭难

1988年4月10日,这一天几乎成了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和伊斯兰堡两个城市中居民的末日。

上午10时15分,伴随着可怕的爆炸声,浓烟和尘埃聚成的乌云升向天空。两城的居民家家户户都强烈地感到爆炸的轰鸣和引起的震动。人们听到第一声巨响便从家中跑到外面,一时间爆炸连续发生。

从位于两城中心的奥杰里军火库不断炸飞起来的火箭残体碎片落入两城的街道、胡同和居民点,造成一片毁坏景象。更严重的是,在灾难之神从四面八方袭来的情况下,人们从家中跑出,在混乱中四处逃散。逃难中,母亲忘掉自己的孩子,年轻姑娘也顾不得自己的体面了。

火箭足足在空中飞射了半个小时,那简直是一场相当规模的空袭。也有人将当时的情形描述成犹如季节交换时大雁一队队、一群群飞向远方。

半个小时后,火箭飞射的情况减少了,但破坏还没结束。巴电台在中午12时的新闻广播中报道说,城里军火库失火,引起一些军火库爆炸,请大家不要惊慌。但真实的惨景是很难完全隐瞒的,因为这一严重的爆炸事件并非在一二个小时内就结束了的,而是延续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陆陆续续地总有爆炸声传出。更何况涉及的范围很广,受害人多。

当时的巴总理居内久在出事时正在德省视察,他立即返回伊斯兰堡。正在科威特访问的齐亚·哈克总统听此讯息非常震惊,提前结束访问回国。居内久一从卡拉奇返回首都后,就任命一个由本地区驻军军长领导的调查组,责成调查组就奥杰里军火库事件提出报告。他还设立一个由5名联邦部长组成的委员会,对调查组提交的报告进行审查。然后,总理按照自己许下的诺言,把委员会的意见提交给国民议会。其实,人们早在传说这个军火库的许多小道消息,说这个军火库是由情报部门直接掌管的,受命为某邻国的圣战组织转运军火。在日内瓦协议签署后,军火库储备了充足的弹药等等。有记者亲眼目睹了军火库工作的大意,说那里的武器弹药就像木材仓库里多余的木头散堆在各处。军火库主要有3个武器仓库,火首先是从一个库着起来的,然后蔓延到另一个库,最后,位于地下的第3个库也着起火来。

刚开始救火,就发现军火库里不仅存有火箭、火箭发射器和导弹,而且还有装有白色硫磺的物资,往这种物资上喷水是危险的。据说,还储存有磷燃烧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这次可怕的爆炸事件才算平息下去。此案中涉案的渎职的军人,受到了军法的惩罚。但此事件的影响太大,损失太惨重,终于引发了政坛的“地震”,齐亚·哈克解散了议会和居内久政府。

陆上的军火库爆炸了,海上的军舰又能怎样呢?

这是俄海军的一艘先进的核动力巡洋舰———“彼得大帝”号。我们先来看一看“彼得大帝”的档案:舰体长252米,宽28.5米,始建于1986年,1989年下水,最大航速可达32节,续航力1.5万海里,可以在无海外基地补充的情况下进行远洋作战。该舰装备SS-N-19反舰导弹、SA-N-6、SA-N-9、SA-N-4舰空导弹和SS-N-15反潜导弹等各型导弹500枚。该舰还集先进的指挥、控制、通讯和电子干扰等系统于一身,既可单舰实施反潜、对舰、对空作战,也可与其它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组成编队,攻击敌方战斗舰艇和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

1996年10月27日,刚交付俄海军太平洋舰队服役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准备远航试验,正当它驶离港口之际,舰上的一段蒸汽管道突然爆炸,当场炸死一名水兵,炸伤数十人,后来送到医院抢救的伤员中又有4人不治身亡。事发后,俄海军总司令下令对此事进行调查,专家们经过调查取证,认为这起重大事故是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怎不令军界上下震惊,痛惜之余,大家也在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据俄军方人士分析:“彼得大帝”号及军中其他一些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部分人员渎职或素质不高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讲,仍可找出更深层的原因。近些年来,由于俄面临着经济困难,军方的经费也得不到完全的保证,资金的匮乏,使得军队的训练成了问题。正如俄海军总司令在调查“彼得大帝”号事故后所说的:“在俄海军舰船所发生的事故中,三分之二是技术问题造成的,另外则是由管理方面的原因。”但苏联解体后,俄军队一度处于迷茫期,军人地位下降,严重影响了军心士气。“彼得大帝”号上曾发生过10多名官兵因抗议拖欠工资而集体开小差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部队的管理松弛,疏于防范。舰队出航前并未对一些事故苗头认真加以考虑,规章制度无法得到落实。因此说,“彼得大帝”号的事故也就在所难免了。这起事故的责任人受到了军纪的惩处。连载九(未完待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