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苔可食

2001-06-19 来源:生活时报 ■洪烛 我有话说

西双版纳的传统饮食,最令我惊奇的莫过于吃青苔了。这种风俗我在其他地域都很少听说。所以在云南采风的时候,我赞美的不仅是以孔雀、大象为吉祥物的地方,而且也是一个热爱青苔的当地人——青苔在他们的信仰中或许另有一层含义?至少,这是最贴近土地与水源的植物了。

西双版纳,原意为12个田赋单位,后演变为12个行政区。“西双”即12,“版纳”即1000块田(我猜相当于北方话中的千户)。我路过勐腊县勐捧镇的曼哈告,问向导这个地名是什么意思。向导答复:“曼”为寨,“哈”为咬着沙子,“告”为旧,意为“咬着沙子的旧村寨”。封建时代这里是专为召勐捧(勐捧土司)采青苔的奴隶寨。我忙问采青苔做何用?向导说:当然是吃——那时候青苔可是好东西,属于当地人敬贡贵族和招待客人的上等食品。据说有一次曼哈告的人采摘的青苔没洗干净,土司嚼食时多次咬着沙子,很生气:“你们怎么搞的?青苔都洗不干净,沙子我都咬到了几次。”于是曼哈告这个村寨因而得名。我由这个典故,得知青苔居然是可食用的。

这里的人家大都傍水而居,偏爱水生藻类植物做成的菜肴,当地话称为“改”和“捣”的两种青苔更为其首选——据说这两种藻类植物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可从水里捞出洗净后,加工成青苔干片食用。估计就像内陆人吃晒干后的紫菜的方式,嗜好那种清香的海味,而且便于贮藏。

“改”指附在江河里鹅卵石上的青苔,草绿色,呈丝状。因为只在阳历的一、二、三月间有,所以需及时打捞出来,制成青苔干片以备全年食用。将洗净的青苔丝拉开,压成直径一尺左右的薄圆饼晒干,叫“改义”。吃法有多种,可以用炭火烘烤,然后用手揉碎在大海锅里,加葱花、油盐烩炒,搭糯米饭吃尤其精彩。还可捣碎后和鸡蛋拌匀,加葱、蒜、芫荽、油、盐等佐料放入蒸笼里蒸。当然,还可以煮入肉汤或鸡蛋汤……将洗净的青苔压成薄饼,洒上加盐的姜汤后再晒干,叫“改英”。吃时用剪刀剪成手掌大小的小块,用竹片夹住,抹上猪油在炭火上稍加烘烤,既可用来下饭,也可直接在锅里油煎……

“捣”指湖泊、鱼塘里的青苔,估计与江河里的滋味稍有区别——当地人肯定最清楚,吃法也最有戏剧性。捞出洗净后盛在大海碗里,加姜、葱、蒜、盐等佐料,兑上水,随即轻轻放入一块烧红的鹅卵石——伴着汤水沸腾的声音,一股海鲜的香气腾云驾雾。一眨眼青苔就熟了,可用糯米饭团蘸食——此可谓“快餐”也。

以上皆为根据当地人的讲述所做的记录。青苔的菜肴,我并未亲口尝过。倒是很想尝鲜,可惜没有口福——遍寻版纳的餐馆,没见到这道特色菜。莫非它已退出了当代的宴席?在我生活的都市里,自称美食家的很多,但品尝过青苔滋味的——恐怕寥寥无几。我至少还算听说过,听说了这道快失传了的美味,记录下来,聊以备忘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