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班旭东先生遇上一件烦心事。他在北京市京药药品销售中心经营业员介绍下买了一瓶“半月清”。不曾想,回家在两腋下一抹,竟抹出了发烧、腋下皮肤长泡溃烂、全身红斑点点、腰背肿痛、关节疼痛等一大堆病。而后他辗转三家医院,一下子花去了1500多元。躺在病床上打着吊针的班先生对记者说,我这是花钱买罪受,真是有苦说不出,我是靠劳动吃饭的,要是饭碗丢了,我该怎么办,该往哪儿找工作呀!
6月10日,班旭东的妻子李女士在北京协和医院向记者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班旭东是为了女儿买下此药的。当时,药店营业员极力介绍“半月清”,他才花了高价185元买了下来。拿回家后,他先在自己身上抹了。一天后,抹药的地方开始肿胀,随后出现红色斑点,并开始大面积化脓。6日,他们去了宣武医院求治,不见效果,病情反而加重了;8日又去了友谊医院,因为携款不够加上宣武医院和友谊医院急诊没有皮科,他们折腾到晚上11点多又去了协和医院。李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天眼看着我丈夫的背一天比一天厚,就跟大象腿似的,还长泡流水,腿上也出现了水泡,真是有种揪心的疼。李女士说,他们已与厂家联系。厂家送过来几种药,说“事后再解决,先吃这个药”,隔一天之后,还说“听我的,我送去的药,只要用了等两天就会好的”。“可药是吃了用了,病情并没有得到控制,事关人命的事,我哪敢听你的,就停药了。”
李女士对记者说,丈夫以前身体非常健康,没有病史、过敏史,从没得过大病,也没住过医院,这一次可把他害苦了。她找厂家就是希望了解这个药是真的还是假的。她不想让它再害更多的人了。
“半月清”是河南仲景保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健药,该公司在北京设有办事处,负责人是唐先生。记者拨通了唐先生的电话,唐先生斩钉截铁地说:“你不用管了,我们厂家将负责到底,”据记者了解,9日,总部就答应汇款至班旭东家里。但直到12日,李女士的婆婆告诉记者,厂家总部还是没有寄款过来,还是让他们等着。相反,倒是驻京办事处的唐先生与几位同事凑了1000元于12日送到班旭东家。
协和医院万东芳大夫告诉记者,此前,因使用“半月清”来医院看病的已不止一两个人。协和医院皮肤科渠大夫说他也接触过一两例,像班旭东这样患接触性皮炎的情况,估计是属于比较严重的。他是由于过敏和感染引起的,至于病情严重到什么程度,还得继续查。渠大夫说,现在药品市场太混乱了,药品厂商应该有责任说清楚药品的副作用及如何使用等事项。从“半月清”的说明书上看,厂商做了技巧性提示,但写得不太具体,往往引不起消费者的警惕与重视。渠大夫提醒消费者,在没有弄清楚自己患了什么病的前提下,最好到医院求诊,还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这样比较保险。
就班旭东用药造成伤害事件,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投诉与法律事务部的郎丹柯。郎丹柯说,从法律上看,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查清病因何在,根源在哪里,过敏可能只是一方面。如果是过敏造成的,还必须弄清楚以下三方面:一是查过敏源,患者是否是过敏体质以及是否对“半月清”过敏;二是广告及说明书是否注有提示消费者的注意事项;三是产品是否有质量问题。如果以上三方面“半月清”都没有问题或者具有第一项情况,但说明书有提示用语,从法律上说,厂商应该是免责的;但其广告没有做任何说明,从这一点来说,厂商是有责任的。
“半月清”在宣传单和药品包装盒上只注明了“严禁内服,皮肤破损者忌用,孕妇慎用”,但并未写有“过敏者慎用”字样,而有此说明的说明书却装在了包装盒内,一般消费者在药店是不能打开包装盒的。正如金象大药店的一位营业员说,有过敏体质的人往往花了185元,一打开才知道自己不能用,而药店是不准许退的。因此他们花了冤枉钱,无处说理,只好作罢。
记者在几个药店采访中,也发现许多药店营业员不具备最基本的医学常识。他们更像推销员,一股劲给顾客推荐高价位的药品,而对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无意做任何诠释。京药销售中心有关人士说,药店没有责任对消费者进行非处方药的使用方法解释。如此一来,在这样的销售流程中,消费者到底被摆在了什么位置?
截至发稿时为止,班旭东病情在医生的诊治和家人的精心护理下,已基本好转,水泡和肿块渐渐消失,但皮肤发红并未褪去。据李女士说,厂家态度明确,答应退回产品,报销医药费,并且又送来1000元。至于最终如何解决这次事故,李女士说:一是厂家要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因为医药费用报销和产品退回还需等两天才能够得以实现;二是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三是希望通过这件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产品,别让无辜者再受其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