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分考生为何落了榜

咨询会上招揽考生好话说尽 轻信承诺考了高分却没录取
2001-08-31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见习记者 王艳丽 张格华 我有话说

近日,几位家长打来电话,声称自己的孩子“高考分数很高,最后却没有考上”。原来,在6月初北京地坛高考咨询会上,这些考生得到某高校口头承诺考上该校“肯定没问题”,并按照他们的说法填报了志愿。孰知,分数线公布后,他们却成了死档生。据了解,此类事情已在北京多所高校数百名考生身上发生过。有关人士指出,相关主管部门应切实规范高考咨询的部分高校一些工作人员抢拉考生的无序竞争行为,使高考咨询真正起到指导而不是误导的作用。

轻信高考咨询,高分考生无学上

面对记者,几位家长都一脸的疲惫。曹先生说:“孩子‘一摸’成绩出来后,6月2日,我们去地坛中央财经大学咨询点进行高考咨询。得知我们孩子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其中一位叫吴冶的老师对我们说‘进我们学校肯定没问题’。然后又告诉我们‘你们一批一志愿填报我们学校,二志愿往高报,写上不服从调剂院校,第二批第一志愿还报我们学校,如果一批没考上,只要学生能考500分以上,保证你能上我们学校。’我们按他说的填了志愿,孩子考了542分,却没有被录取。”并且因为填报志愿不合理,已成死档。

也是为了正确报考院校,宋先生拿着孩子的“一摸”成绩,几次三番到中央财大招生咨询点和校招生办咨询情况。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报吧,凭这个分数上我们学校肯定没问题”。结果,孩子考分比“一摸”成绩高出30多分,却仍然落榜。

在记者采访的这几位家长参加的都是6月2日的地坛北京市高考咨询会和在这一周之前的101中学高考咨询会。和曹先生、宋先生一样,在会上,中央财经大学的工作人员都给了他们大同小异的解释。

为了孩子能够进入大学校园,从8月15日起,几位家长就开始四处奔走,希望校方能通过扩招的方式,来解决今年的这种特殊情况。中央财经大学王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校的确有过扩招的想法和举动,但最终不可能实现。这是为了配合北京市招办和教育部的工作,同时也怕扩招后,会使已经协调到其他高校的学生再回来,给其他高校造成不良影响。这些高分学生只能等着北京市教委协调,去三类学校了。”

类似情况已发生多起,几百名高分考生落榜

据了解,在今年北京高校录取工作中,类似情况已发生多起。

马妍是北京市50中考生,2001年6月,她父亲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招生咨询会。2001年的高考,她在第一志愿里填写了清华。7月,她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620分(理),超过清华预测的“希望平稳区”。8月,她的希望完全破灭,尽管她只差一分便可以考上清华。马妍的母亲说:“根据孩子实际的学习成绩,我们本来是想让闺女报考中国科技大学的,这样踏踏实实、稳稳妥妥该有多好。但6月12日清华的那个招生咨询会,说590分就有可能进清华,610分以上是希望平稳区。我们孩子他爸回来之后,算了孩子的成绩,一下就坚定了报考清华的志愿,谁想到清华没有兑现事先承诺。”马妍的父亲马龙生说:“打电话给清华,他们(清华)表示善意的理解,但解决办法没有,走读、花钱买分都不行。”

8月1日上午,包括马妍父母在内的数百名北京考生家长聚集在清华大学,与清华大学教务处、招生办以及信访、党办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对话,希望校方妥善处理高分考生“落榜”清华问题。但清华也没有办法。

眼看高校就要开学了,家长们还在为了孩子的前途四处奔走。有关人士指出,目前,一些高校部分工作人员把高考咨询看成了抢拉考生的阵地,制造了无序的恶性竞争行为,使高考咨询在客观上产生误导的效果。主管部门应切实规范高考咨询会上这种抢拉考生的行为,使高考咨询真正起到指导而不是误导的作用。考生家长们报考时,切不可轻信一些高校部分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把孩子的命运押在一所学校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