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莫被低价“陷阱”迷惑

2001-09-13 来源:生活时报 经文 我有话说

近几年,人们对市场上家电产品的价格战已经习以为常,伴之价格战的似乎是永远不见底的降价空间。近日,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尽管产品降价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目前市场上家电产品的“低价陷阱”也越来越多,应引起消费者,特别是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广大消费者的警惕。

●盲目发展又露头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家电行业在90年代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健康发展之后,目前又出现了重复发展、生产过热的势头。

据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姜风介绍,当前家电生产过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前些年还属高档消费、近几年市场需求较大的空调器等生产企业增加迅速。据了解,目前获认证证书的空调生产企业就有177家。有人说实际生产企业已经多达300家,远远超过冰箱生产最热时104家的数字。

二是某些看似市场饱和的传统家电如洗衣机等,在浙江广东一带又兴起了为数不少的小型组装企业,产品主要瞄准中小城镇和农村市场,其中最典型的是“宁波低价位洗衣机”现象。

此外,饮水机、电饭锅等小家电生产过滥现象十分突出。在浙江慈溪一村有百家饮水机生产企业,在广东湛江一村有百余家电饭锅厂,这样的例子已经不算是新闻了。

●杂牌品依然畅销无阻

在大企业之间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东南沿海又兴起了一批生产大家电的小企业。一方面有政策门槛降低、技术壁垒减少的原因,如过去洗衣机内桶模具国内生产不了,主要靠从日本进口,现在宁波就有很多厂家能生产。另一方面,也是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小企业找到了它们的市场空间——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中小城镇。

专家认为,目前农村和中小城镇市场的消费特点,与大中城市明显不同。对于成熟的市场,相对价格因素来说,消费者更看重质量与品牌,而在这些新兴市场,由于受收入、观念、信息等条件限制,价格仍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中国家电协会调查发现,在某些地方,杂牌产品仅仅因为比名牌产品便宜30元到50元钱,就要好卖得多。这就使得名牌企业的某些营销策略变得无用武之地,却为“游击战术”销售的低价位组装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

●低价位可能是美丽陷阱

姜风秘书长告诉笔者,家电组装总起来说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门槛较低,有的地方花几百万元就能上一个项目。家电协会在调查中曾发现这样一家洗衣机组装企业,所谓的“流水线”得靠人推才能动,工人对最基本的生产问题都是“一问三不知”,其产品质量可想而知了。

多位来自业内的人士均指出,目前在家电零部件市场上,同一品种因质量档次不同而差价很大,有的低质产品价格只有优质品的几分之一。而问题恰恰在于,这些质量并无保障的零部件也都有销路,用此拼装起来的产品自然是可以大大低价了。

业内人士指出,对不少这些低质低价组装企业来说,它们的生产目的实际上很明确:卖一台算一台,捞一把就走。

●消费者自身要成熟

有人曾经疑问,这几年商品价格战最热闹的地方是南京、成都等区域性的中心城市,而不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市场更加发达的全国性中心城市。其中原因很多,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与消费者的成熟程度有关。

有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中,居民购买家电等大宗产品首先考虑的是品牌质量,其次是售后服务,接下来才是价格因素,这是消费者成熟的一种表现。中国家电协会有关人士指出,杂牌家电在北京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市场,而对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辐射较强的一些城市,由于杂牌产品出没,其低价位往往会对市场形成冲击。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外发达国家市场上也有低质低价的家电产品,但那主要适合在校学生、流动工作人员使用,人家用上两三年就会扔掉。而在中国现阶段经济水平下,大多数老百姓买家电产品还是图个“耐用”,尤其是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相对不富裕,更是希望一件电器多用几年。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没有一种成熟的消费观念,只懂得考虑价格因素,花钱时看似省了几百几十,结果用不上几年出了问题根本找不着人负责,最终还是吃了大亏。

解决消费观念的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能够渗入更多人的消费观念中,那么那些表面低价、实际低质的产品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小,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就会更加健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