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一词,始见《周礼》:中秋夜,鼓士击鼓吹幽雅以迎寒。看来,早在1800年前,人们就有了赏月怀旧的习俗。而事实上,中秋节大抵取材于古代帝王的祭月之礼。据史书载,我国夏商时即有“夕月”之俗。夕月者,祭月也。每逢中秋,朝野均有祭月之事。久而久之,便就有了中秋节吧。
但中秋节与神话关联甚紧,嫦娥尤甚。战国初期的《归藏》一书中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唐书《龙城录》中又载,某年中秋夜,唐明皇与申天师飞上月宫,走进广寒清虚之府后,见嫦娥等十余人着白衣舞于桂树之下,乐音清丽动人,遂回人间做得《霓裳羽衣曲》,并决定每年的八月十五,举国上下赏月,以示纪念。
一个节日,往往是历史上的一处伤疤。但中秋节不同,时间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后世的人看不清它的来龙去脉,只能在缥渺中感受它的空灵与美。历史上不知有多少诗人对着中秋之月发出无尽的感慨和幽幽的叹息。像唐人韩愈的七言古诗《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一诗,其中的“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尽月舒波”,虽写中秋之月美,却还是以乐景衬哀情,借月抒发贬谪的痛苦之情——这一点,多多少少和重阳节的登高而望远、满目生悲事有点相似。八月十五中秋节,紧随其后的九九重阳节,应该说这两个节日有着遥相呼应、一脉相承的感觉。一个赏月,一个登高,赏月是抒怀,登高亦为抒怀,最终的落点都是内心深处情感的释放,由此观之,中秋与重阳节也算是殊途同归吧。
不同的是,中秋节的重中之重是在月上。“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故曰中秋。”可见,中秋之月当为最圆,故而中秋节又为团圆节。中秋之时,天下游子不远千里,备受旅途劳顿之苦,也要赶着往家里跑,图的就是月圆人也圆。一家人能团聚在中秋之夜,共赏明月,同享人间的天伦之乐。
现代人在中秋节吃月饼以示祭月,我以为,真是有愧于那夜圆圆的月了。中秋节,多多少少也该有点浪漫的味道,但如若用现代工艺包装精致的月饼献月,岂不是有不谐之嫌?更有人直接在酒店包一桌酒席以庆中秋,这虽证明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多少让人觉着少了一些情趣多了一些俗气。而国外的巴基斯坦庆中秋时,男女老少个个着新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等明月东升之际,小伙姑娘们载歌载舞,尽情欢唱,并且有男女赛歌和篝火晚会。这样的中秋之夜真是充满了浪漫和温情。
不过,在我的故乡,甘肃天水一带的农村,每逢中秋月夜,必在院落的正中置一小桌,其上燃三炷香,外加一点水果、几朵野花和夏天收下的粮食,如此祭月,还算有点诗情画意。因为月亮确实应该和野花、谷物这些同样美好的事物紧紧地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