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学良首晤祖国大陆记者始末

首批祖国大陆赴台记者、光明日报副总编辑翟惠生接受本报专访
2001-10-23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谢言俊 我有话说

1992年9月,光明日报副总编辑翟惠生作为首批祖国大陆赴台记者采访团的18名成员之一访问了台湾。在访台期间,92岁高龄的张学良破例抱病接受了记者采访团的看望和采访。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先生第一次会见祖国大陆记者。在短暂的相处中,记者们深切地感受到张学良先生幽默、豁达、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和虽已耄耋之年依然心系祖国统一的伟大爱国者风范。时值全世界华人痛悼张学良先生之际,翟惠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追忆起当年那真切的一幕幕。

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会见祖国大陆记者
1992年9月5日,翟惠生作为首批祖国大陆赴台记者采访团飞赴台湾进行采访访问。9月10日下午,张学良在台北北投区寓所接受了首批祖国大陆赴台记者对他的看望和采访。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先生第一次会见祖国大陆记者。

此前,张先生曾去观看祖国大陆在台北举办的敦煌艺术展览。因为兴奋,他打破只走平路的常规,自己坚持爬楼梯。结果回家后他感到不适,被送到医院。直到记者看望他时,他的身体仍不太好,但听说祖国大陆记者远道而来,他还是破例答应和记者见面。

当天,张学良先生身着灰色便服,戴着淡茶色眼镜,面色红润。他的夫人———时年81岁的赵一荻也在旁陪伴。张先生操着东北口音说:“我的精神很好,就是腿不太好。医生诊断是骨刺压迫神经,所以每个星期都要去三次医院接受物理治疗。”

当记者问到近期是否有回东北的计划时,张先生欣然作答:东北是我的老家,我当然很惦念,想去看看。但最近我的腿不好走路,回家乡的事要看机会和身体情况。张先生对海峡两岸的统一坚信不移。他说:“只要时机到了就一定会统一,国家一定要统一。历史上我从来是赞成统一的。年轻时我为国家统一而奔走。现在老了,没有这个力量了。但如果能对促进国共两党(注:当时台湾尚是国民党执政)谈判帮忙,我很愿意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人民,我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祝愿国共两党和谈能够成功。”

记者很关心张先生平日的生活起居。他告诉大家:生活简单。因为眼睛不好,看书、看报要借助倍数很高的放大镜,也就很少看了,只是看看电视。他的弟妹常常过来打桥牌。张夫人补充说,每个星期都要做礼拜。她还把自己撰写的有关《圣经》方面的书籍送给记者团每位成员。

最后,记者向张先生赠送了一根刻有100个寿字的手杖。张先生连声称谢,并请记者向祖国大陆的老乡亲、老朋友转达他的问候。张先生还希望年轻朋友要好好做人,生活不要像浮萍。

2002年:张学良口述历史会说些什么

张学良先生不到30岁便驰骋在中国政坛最高层,是中国最动荡时期的直接见证者。经历了50多年软禁岁月的张学良心中到底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据翟惠生介绍,早在1996年,张学良就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了“口述历史”,并将他1936年以来保存的档案全部送给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其中绝大部分从未公开过(包括向亲友)。张学良当时宣称:这些史料和文物“不得在2002年前公开”。这就意味着张学良“口述历史”将于明年得以公开。耐人寻味的是,张先生于不久前谢世,是巧合还是张学良早有预知?不得而知。

哥伦比亚大学是历史口述记录,即“口述历史”的发源地。张学良先生1991年访问纽约期间,决定由美中文化交流基金会会长、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文学系资深教师苏张之丙女士为他做“口述历史”。经过5年时间,苏张之丙女士访问张学良先生的工作已全部完成。据了解,张学良捐赠的史料和文物分为东三省时期、华北时期、西安时期和软禁时期四个历史阶段,主要有日记、像片、来往信件、读书笔记以及他收藏的名人字画、印章等。

哥大为答谢张学良先生的厚爱,专门成立了“毅荻书斋”珍藏张学良捐赠的珍贵档案和口述的历史资料。“毅荻”是张毅阉(张学良先生的别号)与赵一荻名字的合称。“毅荻书斋”有陈列馆、会议室、收藏整理工作室三个部分。

93岁的张学良自告奋勇,“今天我也得过过戏瘾”

张学良一生酷爱京剧,每当祖国大陆表演团体到台湾,他都要亲自到场观看,有时还自告奋勇地登台过把瘾。据翟惠生回忆说,张学良一口浓厚的东北口音,唱腔也谈不上字正腔圆,但他总是唱得那么投入,这一切充分说明了张学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

据翟惠生介绍,1993年4月,北京京剧团京剧名演员首次赴台演出,张学良一连买了3天的戏票,亲自到剧场观赏。在锣鼓喧天、冠盖云集的台北中山堂,93岁的张学良端坐在第一排观众席上,演员们看到张学良,顾不上卸装就纷纷跳到台下,竞相和他拍照。这一天,台湾有关方面宴请几位主演,张学良应邀出席。席间,梅葆玖提议边吃边唱。听着两岸京剧同行的拿手好戏,张先生高兴得再也坐不住了。他向大家拱拱手说:“今天我也得过过戏瘾。”他走到正在操琴的姜凤山身旁说:“来段《战太平》,我的调门可高哩。”姜凤山把京胡调高了调门,可张学良先生开口一唱,是低调门。姜凤山忙又调弦,忽然间,张学良先生又唱高调门,弄得这位曾为梅兰芳先生操琴的京胡演奏大师一时手忙脚乱……张学良先生唱完一段还觉不过瘾,便说:“再来段《斩马谡》。”于是,“帐下跪得小王平”一段“西皮快板”响彻在大厅里。张学良先生唱罢连声向琴师道辛苦。姜凤山感慨道:“难得呀,少帅93岁高龄了,戏词还记得真真切切,而且中气很足。我这个年逾古稀之人和他在一起,也顿觉年轻了许多。我有幸给张先生操琴,这可有历史意义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