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10月16日在京召开的辞书评论座谈会上,来自教育界、辞书出版界的20余名专家、学者,对今年初面世的《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给予谴责。这部号称“最权威、最现代、最先进、最丰富、最有用”的词典,经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的专家李志江初步阅读,仅1—50页中,就发现错别字、衍文和注音错误64处。这部自言“主要是为中小学生语言学习服务”的《词典》不但胡乱收词,大量收入污言秽语,而且编校质量的硬伤比比皆是。如上海市的面积,在这部词典里,标为0.58平方公里,和实际面积相差万倍。
奇怪的是,这部辞书的主编10年前即编了一部辞书《语言大典》,同样成为众矢之的。那部分为上下两册厚厚的《语言大典》,在当时颇引起了一阵轰动,一是价格高得惊人,二是所收词目令人不可思议。比如仅“不”字的条目就占据了近49页,其中带“不要”的词条达17条,如不要打、不要报酬地、不要打搅、不要交税、不要接受……都被收入。一目了然的东西竟做出长篇累牍的解释!如果按这个收法,恐怕再厚的《语言大典》也未必收得下。
“十年磨一剑”本是辞书编撰的行规,可从两套词典的流程看,主编大人仿佛并未把剑还是棒槌亦或其他什么东西放在心上。10年前的疮疤已为人淡忘,《语言大典》仍然摆在许多人的案头。而今,《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又开始将目标对准新一代的中小学生了。当然,疮疤只能被人揭开!
据说,这部《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已经卖出去了十几万部。这大概是现在辞书出版“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主要原因。现在,不光辞书,而且××教材、××汇编、××大全……类似《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冠以“最权威、最现代、最……”的滥竽充数者,竟至横行于市而无所顾忌。
原因何在?究其一,书籍从古至今被人奉若神明,而其中工具书更为读书人必备,故其发行量之大自不必说;究其二,书编出来,出版发行,只要不涉及版权之争、名誉之争,法律也不会拿编者、出版者怎么样。而辞书正是兼具二者之便。于是,在逐步放开的市场环境下,辞书等工具书的出版更为“精明者”所觊觎。
然而,与一般书的遗害所不同,辞书侵蚀的是使用者,尤其是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的精神骨髓,说大了,甚至妨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由此看来,是到了给图书的假冒伪劣出重拳的时候了,且对其的打击要猛于对一般假货的打击。不要迟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