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改革理论先驱”与“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的夫人周南说,他酷爱文学,喜好做木工活,对电子学也颇有研究。家里的电器在他的“引进”下基本上配齐了,电脑上了网,配上了传真机、打印机等,实现了家庭办公。
日前,200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揭晓,吴敬琏蝉联年度大奖。
吴敬琏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书香门第。母亲邓季惺是律师、报业家、社会活动家,上个世纪30年代与其父创办上海《新民报》(现《新民晚报》),后到北京创办《新民报》(现《北京日报》)。其中,《新民报》后来扩展为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营报业集团,一度创下五社八报的业绩。邓季惺是我国杰出的知识女性,很有经营才干,以经营才能来支撑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是当时有名的“报业大王”。
少年时代,小敬琏最喜欢理工科,他的数理化功课特别好,母亲寄望于才一岁便丧父的儿子在理工上出头,而小敬琏也真的表现出了日后成为一个优秀工程师的秉赋。他心灵手巧,好钻研,特别喜欢拆拆装装——家里的钟表,他总爱拆下来,探究一番,鼓捣鼓捣,再装起来;家里什么坏了,他便去修。
虽然出生在一个著名的报人家庭里,吴敬琏却非常坦率地说,他并不喜欢新闻这个专业,但是母亲对他的影响却是很大的。母亲邓季惺是一个喜欢依法办事的人,用吴敬琏的话来说是“我母亲比我父亲更现代化”。吴敬琏所说的“现代化”,是指在办报中,父亲更多的是靠他的个人关系,而母亲更多的是靠规章制度参与新民报的经营管理。所以有这样一种说法:邓季惺精明到报馆里用了几根大头针她都有数。
吴敬琏说,他至今不喝酒、不抽烟,就是源于早年母亲对他的教诲。温实敦厚的家教,使吴敬琏的身上总透着一种学者气质和大家风范。
在经济学家中,吴敬琏是最早使用电脑的,他还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这在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中并不多见。
酷爱文学的吴敬琏,1948年考上金陵大学文学院,由于兵荒马乱,加上生病,在文学院念了一年就休学了。1950年,吴敬琏接着读书,学的是经济专业,学了一年之后,所在系并到复旦大学。正是这一次选择,使他踏上了半个多世纪上下求索的路……
“文革”中,吴敬琏被定为“帽子拿在人民手中的反革命分子”,1968年到河南信阳“五七”干校劳改队劳动。
在干校,他脱过砖坯,盖过房子。从小喜欢工科的吴敬琏,一直没能遂愿,这下在干校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了。他当瓦工,是能工巧匠;盖房子,负责砌山墙,直至1972年回到北京。
经过在干校对农民生活的亲身观察,经历了劳改,戴过了反革命的帽子,吴敬琏对中国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幸运的是,在劳改队里,吴敬琏遇到了一个老师和朋友———顾准。在“牛棚”里,吴敬琏与他成了忘年交,二人相濡以沫。
吴敬琏最佩服的人就是顾准,他说,“顾准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在那场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
在顾准的帮助和启发下,吴敬琏开始恢复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二人一起分析中国的问题,探索人类历史的未来发展。虽然二人对其中的某些问题看法不一,常常争论得互不相让,脸红脖子粗,但在思想上能够受到启迪和补充。吴敬琏后来回忆道:“当时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参与这种能够启发人的思想的自由讨论了,这种机会居然在被打成反革命的情况下得到,真是一种奇缘。”
1974年12月3日,弥留之际的顾准把自己所有的手稿分别托付给吴敬琏与胞弟保管,并用尽气力对吴敬琏说了最后一句话:打开行军床,睡觉去吧。这句平平淡淡的临终遗言,给吴敬琏以后漫长的治学生涯以巨大的鼓舞与激励。
很难想象,那些经国济世、掷地有声的文字,就出自那个简朴的、拥挤又有些凌乱的书房。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几十年,吴敬琏一直住在夫人周南供职的北京师范大学宿舍里。1988年升级到了一座老式公寓楼,四间,没有厅,周南说,坐在那里吃饭,就像坐在外面的树林里。客厅里,悬挂着一帧很有讲究的画,那是51年前,吴作人、萧淑芳夫妇一人绘花,一人写鸽,送给吴敬琏的继父陈铭德和母亲邓季惺夫妇的。
周南是在读大学时结识吴敬琏的。吴敬琏大学时期因肺病住进了疗养院,在那里成就了他们的爱情。周南与他同岁,当时在金陵女大教育系读书,因病闷闷不乐,情绪低沉而消极。住在隔壁的吴敬琏常过来聊天,慢慢两人混熟了,无所不谈。
当金陵大学经济专业并入复旦时,周南所在的教育系并入南京师范学院。于是,二人鸿雁传情。1956年二人举办了简朴的婚礼。
“文革”中,周南曾被红卫兵抓去打骂、批斗。数十年后,周南说,“我当时也想过自杀,要不是这家……”当时,三岁的女儿晓莲因为被骂为“狗崽子”而被红卫兵用墨涂脸,画成一只猫。在妻子最困难的时候,吴敬琏给了她全部的关心。周南不忍蒙羞去指定的“黑帮”窗口买饭,吴敬琏便每天为妻子带饭。1969年11月16日,吴敬琏去“五七”干校,周南在火车站恋恋不舍送别心爱的丈夫。两个月后,没想到自己也被安排下放到山西临汾干校。在分居两地的日子,他们在“函授”中互相鼓气,共渡难关。
于家庭,吴敬琏是很不称职的。他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在一块,有的是做不完的工作与探讨不完的理论。也许一般人看来,吴敬琏整天绷着脸,对经济不满意就发一通言论。当然,真正成功的人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呆头呆脑的人。实际上,他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
吴敬琏的家人和学生常常笑谈关于他“忙”的一件件轶事。1997年初,为了完成一项重要课题,他召集了一次会议。那天路上堵得厉害,身为骑车族的他心急火燎地抄了一下近道,被交警当场“抓获”,斥他“为老不尊”,吴敬琏认“罪”而去。年事已高的大经济学家骑自行车上下班,吴敬琏看作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单位后来给他配备了小车,随叫随到。
因为忙,吴敬琏没法顾家。温文尔雅的妻子周南原是北师大教授、儿童教育专家,为了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15年前她忍痛退为家庭主妇,兼作“秘书”,就连书房的所有书柜,摆放的都是吴敬琏的藏书,她的书则挪放到角落里。吴敬琏总劝她:“余生有限,我们俩把这点事干好就行了。”
因为忙,吴敬琏从来无暇管教女儿晓莲、晓兰。但也许是耳濡目染,姐妹俩均有心治学,而今一个是心理学博士,一个是医学兼哲学博士,虽未秉承父学,同样值得父母自豪。
每天晚上12点过后,时间才真正属于吴敬琏,没有电话的干扰,也没有客人的拜访,他可以安安静静地读书、做笔记。政府决策需要经济学家,企业经营、老百姓的生活需要经济学家。吴敬琏谦虚地说,“在这么一种被多方面强烈需求的状态下,我总觉得有很强烈的紧迫感,总觉得力不胜任。这个力不胜任,首先还不是体力上的不胜任,而是思维能力、研究能力的不能胜任。”他认为经济学发展很快,过去东方国家中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如要迎头赶上经济学的发展就要从西方去汲取营养。
有人讲,做学者,搞研究,最好是清心寡欲,不问俗事,否则很难在学术领域有所作为。而吴敬琏偏偏又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年轻时,他喜欢运动,后来又迷上了集邮,集古钱币,更喜欢听音乐。听古典音乐,是吴敬琏在大学时代培养起来的爱好。在复旦大学,他是音乐欣赏社团的“铁杆”成员。“文革”后期,卡式磁带刚面世,吴敬琏便不惜“巨资”买了一个现在看来像个砖头样的录音机。当收音机有了调频广播、播放古典音乐时,他就认真地听和录,积攒了大量的音乐磁带。有了CD,他便转向去听CD,而那些磁带还是舍不得丢弃。因为职业紧张的原因,如常常处于激烈的辩论,爱听些舒缓一些的音乐,他最喜欢的还是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
“经济学家在工作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激情。太多的激情,就容易不冷静。”这是他的工作态度。
但是他实在太忙了,很少呆在家里静心欣赏音乐,连集藏了几十年的邮票也无心再坚持了,不得不把几本大邮册送给女儿。
这位中国市场经济理论的先驱,是一个不懈追求、充满激情、富于生活情趣的人。他爱好音乐、历史、文学,还喜好做木工活,对电子学也颇有研究。周南说,电器在他的“引进”下,家里基本上添置齐了,电脑上了网,配上了传真机、打印机等,实现了“家庭办公”。
待人和蔼可亲的吴敬琏,他的品质修养、脾气秉性和执著的人生追求,确同自己的母亲如出一辙。不管是言过其实的盛誉,还是无端贬低的嘲讽,吴敬琏都能泰然地一笑了之。这种对生活宠辱不惊的恬淡心态,颇有点仙风道骨之状。他从不抬高自己,也不无缘故地轻视别人,与之交谈很愉快而且受益匪浅。
吴敬琏不是一个沉湎书斋、孤芳自赏的名士,更不是一个愤世嫉俗、清高自傲的腐儒。吴敬琏始终以一个学者的良知站在经济改革的前沿,以巨大的热情关注着改革的每一步发展,并提出真知灼见。
在生活中,吴敬琏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但在学术领域,他信奉这一点:对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只能采取科学的态度。率先向僵化的计划体制挑战,首先对传统的经济理论进行批判,最早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是吴敬琏。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于祖尧所言,吴敬琏的贡献与“两弹一星”升天相比,毫不逊色。
有人说,2001年是中国股市元年。吴敬琏对于股市中违规违法活动提出了批评,站在中小投资者的立场上呼吁加强股市监管,并使这种呼吁成为2001年中国资本市场最主流的声音。“吴敬琏一言毁市”,似乎让他面对更大的压力。吴敬琏说:“中国的经济问题很多,该说的还是要说的。股市泡沫要挤掉,基金黑幕要曝光,否则有序的市场经济就无法实现。”
吴敬琏档案吴敬琏,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1930年1月生于江苏南京,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后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国务院经济改革方案办公室副主任等职。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