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利用手机短信息进行诈骗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为此,山东省消协近日发布了2002年第一号消费警示:手机短信息,真假须辨识。
据了解,手机短信息诈骗主要形式包括:声称有因为海关查私等特殊背景而持有某些稀缺商品,价格比市场同类商品低许多,让消费者在银行办理指定的信用卡证明经济实力,然后又以查验消费者是否在信用卡上输入资金为由,骗取消费者信用卡密码,最后用克隆的信用卡提走消费者现金;再有在手机短信息中发布商业广告,骗取消费者的定金。
目前,通过手机发布短信息主要途径一是人工接线,二是自动接线。两者都没有相关的监管措施,更没有明确的法规要求电信部门检验所发布的信息是否真实。这些漏洞给一些诈骗者留下可乘之机。
针对于此,山东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贪图小利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