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元感冒药竟吓走病人》,这是最近宁波一媒体登载的消息。说是一男子因感冒、咳嗽到医院就诊,医师根据病情开了普通感冒药、消炎药和止咳药,划价为12.38元。不想那男子看了价目后未取药就离开了医院,且边走边说:“这么便宜,能治好病吗?”
10多元的花费反而吓走感冒病人,依我的理解,这病人不外乎以下两类。一类可能是钞票比较容易赚的“先富一族”,以往求医看病,结帐时面对的总是成百上千的治疗费用,如今偶尔遇上一次少花钱的,便打乱了思维定势,感到了不可思议,进而产生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幻觉,“吓”得连病也不敢看了。再有一类只能是公费医疗的享受者了,反正用的是公家的钱,或者是公费支出占了大头,有什么好药贵药尽管开出来就是,谁要你医院这么精打细算。如此这般,当然义无反顾地要拔脚就走、另寻“称心如意”的医院了。还有一点,作为后一类的病人,也有可能是冒名顶替的“傍公费”者,不“傍”白不“傍”,不高价岂非浪费了“资源”?也算是与我的思路相映衬,近日《青年时报》上发了一篇重头稿,称目前社会的过度医疗现象日益明显,人们用药的档次越来越高,而病人却变得越来越娇气。“过度医疗”是个新说法,它的后果会怎样,尚需时间来表明。但从中却告诉我们,不管是从众多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还是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着想,治病用药不盲目“跟高”,肯定会不断得到人们的认同。所以,那家开低价药“吓”退感冒病人的医院,大可不必为这小小一“失”而检讨“让利于民”的做法,相信日后能够“引”来的病人,是会远远大于被“吓”走的人的。